如果你问你的老姐,目前中国最会享受苦中作乐的人是谁?
有一群人必须提名:
脱口秀演员。
在上海,所有人都住在家里,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很多脱口秀演员在抢食的同时,努力为群众提供乐趣。
第一个得从“跳楼先知”庞博说起。
庞博曾经忽略了盲盒爱。
今天的盲盒在庞博是你够不到的。
可能连庞博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这段话能从舞台走进现实。
最新消息是庞博家发明了大蒜永动机。
评论中热心网友建议:尽快做大蒜盲盒。
大蒜变成了盲盒,土豆变成了绿色植物。
但是最紧的是鸡蛋。
在庞博抢鸡蛋之前,他高兴得一日三餐都吃不下:
鸡蛋饼,番茄鸡蛋面,黄瓜炒鸡蛋。
之后,连鸡蛋都不会抓的孟川开始画鸡蛋充饥。
从4月1日开始,孟川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转变。
结果,直到第十天,我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转行电竞的希望了。
毕竟抢菜打不过同小区的大爷大妈。
彻底放弃,开始思考成为骑手的可能性。
这里是孟川和庞博,讲的是鸡蛋的爱恨情仇。
他那边的广智和洛克,讲的是相爱相杀。
面条是主角,是配角。
何广智空在争夺食物的战斗中回到了家,失去了他的“妻子”和他的“士兵”。
杨志中午刚吃了一碗火鸡面,碗还没放下,《新周刊》就冲出来爆料:
其他的脱口秀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王冕的微博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智慧和温暖。
还有人觉得“没事就是脱口秀男”。
可能医护人员心里都唱过一首歌:听我说谢谢你,因为你温暖了四季& hellip& hellip
其他人,如胡兰,开始研究时间对水果味道的影响。
总之,做饭,吃饭,下一餐,缺一不可。
或者说摇滚:
最近结束和朋友聊天的常见借口:“我要去做饭了。”
曾经的小块“二代”,现在只关心菜和菜。
到了隔离的第十天,快要烂掉的蔬菜依然被批评,不肯烂掉。
到了第二十天,批评没有意义,不如一起表扬。
“顶级美食应该是一种希望,一种超越物质营养的精神供给。”
当疫情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差距自然就出现了。
会做饭的人,比如王璐,在微博里分享了12张美食地图。
不会做饭的,只懂一个新手厨师的名言警句。
自己做饭省钱,但是浪费锅。
贾用脱口秀聊天群的现状解释了一切。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介于“发芽土豆煮饭”和“无米煮饭”之间。
人生的艰难,从“切下来吃掉”到“点石成金”。
这可能就是当代一线城市的现状。
如果不说疫情真的是一面镜子。
在困难面前,有些人表现出自私的一面。
有些人体现了吃苦耐劳、互相帮助的精神。
还记得2020年卖口罩的艺人黄智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