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初代团毕竟过于久远,当年那些圈内大手虽已成为各行业中坚力量,但在社交网络的活跃度不足,吸引力仍旧有限。
而二代团在内地,无论是大众认知度还是粉丝的互联网声量都远超初代团。这次的故事明显能够讲得更精彩。
新团体的崛起
如果说微博、豆瓣是韩流老人怀旧纳新的乐土,那么 B 站、小红书就是韩流新人走向内娱的舞台。
大概是算法推荐的奇效,多位朋友告诉硬糖君,最近一两年,她们了解韩国新团体的途径不再是豆瓣小组或微博,而是 B 站的首页推荐,以及小红书上韩国女团的妆容穿搭。
硬糖君此前探讨过 " 韩国新歌为什么难听 "(《想重返中国,韩流得先调整产品线》),认为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听觉让位于视觉,韩流选择牺牲一部分听觉体验,去为整体效果服务。这里的 " 整体 ",包括舞蹈编排、歌曲、妆容服饰以及组合概念,而 B 站这样的中视频社区,恰是展示 " 整体效果 " 的最佳平台。
粉丝将一首歌的打歌舞台、MV、舞蹈版、练习室版以及不同成员直拍整合在一起,一连几个视频看下来,很容易被 " 整体感 " 俘获。加上炫目的舞台效果,歌声似乎也那么重要了。IVE 的评论区就有大量类似 " 救命,看了几遍舞台我真的上头了,这歌好像也不难听了 " 的留言。
除了打包式的舞台安利,B 站还有不少对韩团 MV 进行深度解读的 UP 主。虽然不知 UP 主分析的是否是公司真实意图,但这些解读视频能够自圆其说,且有不少干货,搭配爱豆们年轻鲜妍的面容,倒是杀时间的利器。几个 MV 看下来成员姓甚名谁,组合几首代表曲,不知不觉就留在脑海中。
小红书则与韩娱的整容级妆造天然契合。2020 年的《青你二》《创三》完播后,不少原本就在韩国出道的妹妹,又返回韩国务工。与在内地录制节目相比,妆造呈现天上地下的区别。小红书博主常以此为模板,分析怎样的妆容才加分。学习变美心得的同时,又记住了几个韩流组合。
当然,这几年中国成员在韩团中被重视程度的提高,也是韩国新团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前往内地时的一种曲线救国方式。
早在二代团时代,就能看出 " 中国人帮中国人 " 的情结作用。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韩庚所在的 SJ、宋茜担任队长的 f(x)以及破天荒 1/3 成员都是中国人的 EXO。这三组有中国成员的组合,奠定了 SM 公司在中国的庞大市场。
活动受阻后,中国练习生在韩国的日子一度不好过,也有原定中国成员的组合在出道前临时换人。但很快韩国人发现,中饭的购买力并没有因不能见面而受影响,而且中饭的长情程度远胜韩国候鸟饭,于是五代团中又出现了大量中国面孔。
且与二代团时期中国人多为 " 镶边 " 不同,五代团的中国成员在团内担任的位置更重要、露出更多。比如 Aespa 的宁宁,是 SM 历史上破天荒第一个中国主唱。
这倒不是韩国人良心发现,如今韩国组合来华活动依然受限,MV、舞台以及相关综艺,是韩流吸纳中饭的主要物料。中国人担任的 part 多、露脸多,自然更容易吸引老乡。部分单纯的粉丝,还会因为 " 公司对我爱豆还不错 ",更愿意为组合、为所属公司花钱。
转战韩娱的中国秀人
当然必须承认,无论是老团回归还是新团崛起,影响的多为原本韩流受众。但韩国人显然不愿意放弃广袤的内地市场,那些对韩娱并不感兴趣的内娱饭,有可能因秀人出国务工,而转投韩流怀抱。
内地选秀被叫停,练习生出道无门。一些人放弃幻想,该上学上学,该打工打工。还有一些人远赴韩国,再度投身选秀修罗场。
这边中国秀人赴韩寻求机会,那边韩国秀综也到了急需改变的瓶颈期。本国人自娱自乐能掀起的风浪还是有限,如果外国选手占比高,那影响力就可以轻易辐射别国。
2021 年,韩国 ment 电视台举办中日韩三国选秀《girls planet 999》,每个国家分别有 33 名选手参赛。与以往秀综不同,该节目提出 " 中日韩在一起就是一个 cell" 概念。在其作用下,节目前期中国选手的镜头分量、舞台 part 都很足。即使最后出道夜韩国人又犯老毛病,通过规则强保韩国选手出道位数量。但参加这档节目的中国女孩们,多多少少都获得了一波扎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