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她心思龌龊,还有人说她针对女主,明褒暗贬。
同样的,也有人为伊人睽睽说话。
认为即便卖了版权,原著作者也是最有资格评价改编剧不足的。
如今,大家一股脑地谩骂,更像是在捂嘴。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这次伊人睽睽被骂,到底冤不冤?
回顾过往,原著作者吐槽小说改编剧的事情,并不少见。
例如,几年前的电视剧《回到明朝当王爷》。
在开播前,原作者月关曾多次在微博为其宣传。
言语中,是藏不住的兴奋。
可当剧播后,原本满腔的激动瞬间冷却下来。
刚看了半集,月关便忍不住发文说出自己的意见。
在他看来,在剧开头的夫妻情深桥段不够到位,没有将人物立住。
如果能再高一点,会是一个催泪的情节。
为此,自己感到很遗憾。
虽说,言语较为克制。
但从中,还是能看出他对剧的不满。
等到记者采访时,月关更是频频指出剧里的毛病。
从剪辑混乱,到剧情铺垫不足,再到情绪渲染不够。
为此,他曾两次感叹「惋惜」,希望片方能学会反思。
同样的,还有电影《八月未央》的原著作者庆山。
在观影后,也发布了长长的小作文,对电影进行点评。
她先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电影的表现有些可惜。
虽有优点,但不足以撑起全片。
在人物的状态,以及面对人生的围困部分,存在明显的薄弱和缺点。
而这些地方,使得影片中的缺点和优点相互割裂。
各自明显且独立,没有达到影片的平衡。
最终,使得电影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
烂剧,烂片被原作者批评。
而好剧,好的作品,同样也会如此。
网剧《沉默的真相》开播后,曾让不少观众欣喜若狂。
当人人都在为剧中情节大呼神还原之际。
作为原作者的紫金陈,却略带遗憾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剧中的高能开头显得更弱化了一些。
而警方的领导层也少了一丝官威。
这些点评,没有人觉得他是在吹毛求疵。
反倒是被网友大呼专业,负责。
瞧瞧看,同样是原著作者指出剧中不足。
可为什么,这些原著作者都没有遭到恶评?
反而,还被观众鼓励要多说,多指出剧中的缺点呢?
这样的行为,看似是观众「双标」。
实际上,并非不是观众不愿包容,不够容忍。
而是,大家的包容是有条件的。
对于那些专业的,有理有据的质疑,观众欣喜悦狂,恨不得让其多说。
可对于那些阴阳怪气,又或是带有情绪的无理猜测。
自然,观众也是不能够接受的。
我们明白,一部小说的诞生,凝聚了作者太多的心血。
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胡乱改动,生气是应该的。
提出质疑,表达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这样的做法从不是坏事。
在一定程度上讲,它会更严谨,更加促进小说影视剧的发展。
可是,我们需要的不是看似夸赞,实则是在借别人的口全篇讽刺。
更加不是,拿龌龊的心思去对女演员恶意揣测。
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在公众平台下就说是煤老板买给金丝雀的。
这可不是正常的评价,而是恶意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