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我们优爱腾的 " 网大 " 与网飞、亚马逊 Prime Video、Disney +、Apple TV+ 这些平台的 " 流媒体电影 " 当然是一个东西,都属于 " 非院线电影 " 的范畴。
可多年过去,网大至今在很多观众眼中都上不得台面,擦边球、制作差、剧情烂、演技辣眼、五毛特效 ······ 这些关键词组成了多数观众心里网大真实的模样。
诚然,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商品。
可商品也分个三六九等,所有人都更愿意追随好货而极端厌恶次品。
如果说院线片 70% 都是次品,那么网大的次品率几近九成九,近两年,唯一一部靠着口碑出圈的网大只有一部,去年的《硬汉枪神》,豆瓣 7 分。
换句话说,每年大量的网大都是不及格的产品,他们生产出来的唯一价值就是 " 骗钱 "。
中国网大挣钱可太简单了,一个大众熟知的神话故事 + 几张擦边球海报,够了,这就能保本了。
拿阿娇最新这部《青蛇:前缘》举例。
阿娇上来先洗澡,然后男主出现直接扑倒,趴在其身上,上下其手。只因两人有前世情缘,她在这里静等男主转世。
男主这一世的降妖道士,为了救师傅需要斩杀蛇心来到此处。
她显然知道男主已经失去上一世的记忆,却仍如此大胆行事,为什么?当然不是为了男主,而是为了给观众 " 一饱眼福 "。
后面的剧情就更老掉牙了,虽是 " 青蛇 ",本质上山寨的还是 " 白蛇 " 的故事。
青蛇是白蛇,男主是许仙,他斩尽天下妖的师傅则是法海。
白蛇在等许仙,青蛇在等男主;
法海容不得许仙与白蛇在一起,师傅不让男主和青蛇在一起;
白蛇与法海大战水漫金山,青蛇与师傅大战破坏稽灵山;
白蛇以自由为代价换取法海放过许仙,青蛇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男主重获生命 ······
人尽皆知的 " 青蛇 ip" 为基础,配合阿娇扮蛇妖为噱头,再照猫画虎出一个剧本,一部赚钱的网大就诞生了。
随意点开某视频平台的首页,穿着暴露的女主海报告示天下,搜索影片资料,展开剧照后满屏白肉简直要溢出屏幕,这就是中国网大的现状。
之前看到某位网大公司的负责人这样表述,
" 在豆瓣上,很多人都觉得网大粗制滥造,但其实这些评价的人不是网大的真实受众,网大的受众群其实是三四线或者小县城的人。他们没有必要去电影院看,他们想要的可能只是网大中的一些感官刺激。"
乍看好像很有道理,细究之下简直不可理喻。
小县城人民活该看烂东西?小县城人民只想追求感官刺激?
带着这种偏见,网大压根不会在乎演员的演技、剧本的合理,只要元素够刺激、IP 人尽皆知、演员露得坦荡,那就够了。
反正网大是一锤子买卖,骗进一个便是一个。
如此逻辑之下,阿娇的过去,被一整个网大产业当成了 " 招揽顾客 " 的一幅牌匾,借着阿娇的消费,赚吸引眼球得来的快钱,只会让演员本身的口碑越来越差,让网大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低。
疫情之下,院线片受阻,正该是网大抓住机会,站出来解决广大人民娱乐需求的时候,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网大们不止没有把这当做一个上岸的机会,反倒是更沉了下去,把这当做又一次大捞一笔的契机,无所不用其极。
当国外的流媒体平台已经把自己旗下的电影推上欧洲三大推向奥斯卡时,当国外的大师级导演都纷纷愿意投靠这些流媒体平台时,我们的网大创作者还是走着下三流的路子,恶意消费女演员的形象,用擦边球赚几分块钱。
这难道不让人感到悲哀吗?
我们不是动物只靠着简单的感官刺激就能安贫乐道,观众需要好的东西,观众值得好的东西。
中国观众向来容易满足,但凡你给予他们一点好,他们就愿意来支持你。
但愿网大从业者能早些意识到这点,少点擦边球,在院线电影遭遇危机的当下,能挺身而出,为电影行业多找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