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
别的电视剧是倍速看,《甄嬛传》则是被网友拿着放大镜看。
名场面、经典台词、场景解读、表情包、接梗、考古、神评论、甄嬛体 …… 该剧衍生的 " 甄学 " 让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乐此不疲地讨论,上微博热搜更是家常便饭,还顺带养活了一众 " 副产品 "。
" 解读《甄嬛传》非常好玩,有点像探索新知识的感觉,在剧集里没有看出来的点,在视频和讨论里看到了,就会(获得)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新东西带来的快乐。" 小西在 4 月接受每经记者语音电话采访时说。"《甄嬛传》就像是一副推理藏宝图,很多暗线埋藏其中,让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在做第一期解读时,小西没想到这会成为一种专门的形式。" 只是觉得画外音解读是影视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一个角色如果演得非常好,他们的台词往往会掩盖住人物的真实想法,而编剧站在‘上帝视角’讲出演员台词背后的故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搞笑风格。"
在 " 甄学 " 宇宙中,最先破圈的,是被广泛应用的各类表情包和剧中金句。不过,随着网友们的 " 脑洞大开 ",社交平台上衍生出更多内容,愈发让《甄嬛传》常看常新。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 " 逐帧研究 " 的考究派,他们平日里以发现剧中的穿帮镜头为乐趣,对剧组的布景、服饰十足关心,例如发现同一件衣服排列组合出现在好几个妃子身上、从甄嬛瞪大的眼睛里看到反光板等细节。
有 " 深度解读派 ",信奉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的他们,拿出了十二分精神和想象力,研究解读后宫娘娘们的各种画外之音。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此外,还有从各种心理学、职场关系、亲密关系的权力角度等来研究分析。
甚至还有网友研发了《甄嬛传》经典台词的考卷,还分为卷一、卷二、卷三。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 甄学 " 生态下,网友们乐此不疲地互动与造梗也使得《甄嬛传》显现出巨大的长尾效应。不止是《甄嬛传》,《康熙王朝》《武林外传》《琅琊榜》等长盛不衰的长篇影视剧,都因持久的生命力而备受长视频网站的青睐。
对于购买经典老剧带来新收益的生意经,优酷方面对每经记者称:"5 年来,优酷共修复了 5000 多部经典文艺作品,打造出全网最全的高清经典片库。优酷通过特定的技术对老片进行去噪、去隔行、去色偏、去模糊、去划痕、去闪烁、去抖动、高帧率等优化调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让常年霸屏的《西游记》《还珠格格》《士兵突击》等大批国剧精品和电影从旧变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 " 小西 " 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