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以伪纪录片拍摄,给观众带来很大冲击
《咒》的一开始便是一段独白:" 你们 …… 你们相信祝福吗?其实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相信我们的意志可以带来好的结果 ……"
接着,影片用了一种和观众互动的模式去让观众沉浸其中,慢慢卸防,去感受眼前的故事。
一开篇,它就赢了一半。
" 互动 " 的恐怖感
《咒》所营造的恐怖感是层层递进的。
多年后,心理状况稳定后的李若男终于接回了女儿朵朵,想要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是女儿朵朵却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对着无人的角落说话,还会画出当年仪式的符号。没多久,朵朵住进医院,出现皮肤溃烂、牙齿异常生长并掉落、脚不能走等怪状。
▲李若男的女儿朵朵总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曾照料过朵朵的寄养家长谢启明决定要帮助这对母女。他远赴云南后才得知,当年陈若男等一行人所探访过的陈家庄,祭拜的是从东南亚一带传入的所谓的 " 大黑佛母 "。它非常凶恶,不知何因传到了陈家,并被供养起来祭拜。而代代陈家人都要献祭并念诵 " 祝福的经文 ":" 火佛修一,心萨呒哞 "。
然而,所谓 " 祝福经文 " 真正的意思却是:" 祸福相倚,死生有名 "。这句 " 经文 " 不断出现在电影里,一直萦绕在观众耳边。当观众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后,恐怖感是骤增的。
这也是这部影片有新意的地方。
▲李若男一直在念一句 " 经文 "
若男为了救女儿,祈求大家同她一起默念 " 经文 "。尔后荧幕上出现白底黑字解释这句咒语的意思,黑字一个一个出现,观众必须聚精会神地看那几个字。而后视觉上留下残影,这残影即是仪式符号。伴随着视觉残影,了解咒语意思的观众会旋即感到头皮发麻。
原来若男欺骗了观众,这根本不是一句祝福,而是一句诅咒。越多人诵念诅咒,就越多人承担诅咒,与此同时加注在女儿朵朵身上的诅咒力量也越小。这正好也呼应了影片的开头—— " 祝福 " 与 " 诅咒 " 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共通性。
电影中还有一句话:" 你叫什么名 "。这是闽南语中常出现的话,邪灵知道对方姓名时后就会把此人带走。而这一点,也与许多人曾听闻过的奇谈怪俗所暗合,令人发毛。
▲《咒》剧照
《咒》不仅在视觉、听觉和互动上都给了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更是在拍摄方式和题材上选用了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民俗、宗教,再加上根植于人们脑中的那些恐怖故事,导演柯孟融成功塑造了压抑又恐怖的氛围。
看完《咒》的观众,有人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甚至细节上有不少 bug,但也有人因为太恐怖不敢看而衍生出了 " 陪看 " 服务。
笔者认为,瑕不掩瑜,《咒》确实是近年来华语恐怖片里难有的佳作。相较于去年颇有期待的《灵媒》最后虎头蛇尾,《咒》没有烂尾,并在结尾处将恐怖感推上顶峰。
台湾恐怖片的爆发
其实近年来,台湾恐怖片的表现堪称亮眼。
《咒》才上映不久,一部由任家萱 Selina 主演的《头七》又上档了,票房表现也不错。
▲《头七》也属民俗信仰题材
从题材上来看,《头七》也属于民俗信仰题材。与家庭决裂的单亲母亲春华多年没有回家,因为收到祖父去世的消息而返家奔丧,但春华隐约感觉到家里怪异的气氛,并在祖父头七那天揭开了这个家庭不为人知的秘密 ……
其实,相较于日泰等地的恐怖片声名,台湾地区早期的恐怖片其实并不蓬勃。
直到 2002 年,由中国台湾和香港两地合作拍摄的《双瞳》上映,其混合了宗教信仰、屠杀和推理等元素,再加上高额的制作资金,才创下台湾恐怖片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