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8 月 26 日,李宇春以 3,528,308 票的绝对优势胜出,成为《超级女声》的冠军。
这一年," 超女 " 一词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评选为年度流行语,李宇春成为《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并被如此评价:"李宇春等‘超女’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规范,她们所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过了自身,毫无疑问,她们是中国的新偶像。"
第一次当 " 秀芬 ",是因为他们
2005 年的《超级女声》,正式打响了选秀元年的口号;2007 年,《快乐男声》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年,不少人都走上了 " 青春偶像 " 和 " 粉丝打投 " 的道路。
这一年,湖南常德七中的高二学生王栎鑫,在长沙唱区的 " 快男 " 海选中惨遭 " 二轮游 " 淘汰,一个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跑到广州唱区再次报名参赛,最终拿到了评委的直接通关名额,成功晋级 50 强,当场就激动落泪,成了一个小哭包。
在不少观众眼中,年仅 18 岁、阳光朝气的王栎鑫,就是 " 快乐男声 " 这四个字的最佳代言人。
在广州唱区的第二轮突围赛中,俞灏明和刘洲成进入淘汰 PK,本该给他们投票的王栎鑫,因为难以抉择而选择弃权,把投票牌摔在地上后直接离开,这一看起来 " 意气用事 " 的举动,却得到了观众的包容和理解——
2007 年《快乐男声》的 13 强名单出炉以后,湖南常德七中校门口就挂出一条大红横幅—— " 庆祝我校学生王栎鑫成功晋级‘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 "。比赛期间,除了高三教室,其余年级的晚自习都改成观看《快乐男声》," 老师也很鼓励我们去拉票,说这是在维护学校的荣誉 "。
2007 年的《快乐男声》,也拿捏住了 " 粉丝文化 " 这一条收视密码。
19 岁的俞灏明在参加广州唱区的海选时,一开口就说自己是 " 偶像派 ",随后也因为外形帅气而直接通关;在比赛期间,他经常发挥不稳、忘词跑调,但所幸 " 当时人气比较高 ",忠实粉丝自发制作宣传单、满大街拉票,使他顺利晋级。
而《快乐男声》的总决赛,让 13 强选手共同住在一间 " 魔法城堡 " 里,并且上演 24 小时的 " 魔法城堡 " 真人秀,让粉丝得以一睹偶像的日常花絮——同吃同住的珍贵经历,进一步强化了 " 选秀偶像 " 的属性,也让 "0713" 男团结下了宝贵的友谊。
在 " 快男 " 西安巡演的过程中,苏醒的父亲的一句话,让所有选手印象深刻:" 比赛时,你们是台上的竞争对手;比赛后,你们就是战壕里的兄弟。"
若干年后的一段采访中," 快男 " 选手陆虎坦言,在自己没钱、转居幕后的时候,是 "0713" 的兄弟向他伸出了援手," 魏晨在一个信封里偷偷塞满钱,苏醒会拎着一堆吃的找上门;我在北京买的第一套房子,就是跟大家一人借几万,才凑成的首付 "。
2009 年的《快乐女声》,也进一步玩出了新花样。
进入 10 强的 " 快女 " 选手,如果能在每周的小考中获得第一名,就可以成为《ELLE》杂志的 " 封面女声 ",用时尚资源为比赛加持;在末位选手的两两 PK 中,还增设了选手互投环节,通过 " 虐粉 " 制造话题。
此时的 " 快男快女 " 节目,尽管增设了不少花样赛制、充满了各种争议性话题,但依旧把重心放在选手的音乐实力上。
" 快女 " 选手曾轶可,因为才华与唱功不成正比,引发了不同评委的站队:包小柏认为她唱歌走调,扬言 " 你留我走 ";高晓松则觉得她有创作天分,选择力挺。
并且,在比赛结束后,高晓松兑现了诺言,帮助曾轶可出版了第一张专辑,这场沸沸扬扬的 " 争议可 " 事件,并没有沦为节目炒作的一个噱头。
彼时的选手们,也都展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 快女 " 选手郁可唯,在 4 进 3 的半决赛中遗憾止步,但她在发表离别感言的时候,依旧能对着台下自信地喊出:
" 我知道在这个舞台上,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欢和支持的选手,但是我是唱得最棒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