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将长久以来的负面形象,「洗白」成了可歌可泣的大女主。
此次冲上热搜第一,也正是因为该墓志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那么,这篇墓志铭究竟曝出了哪些猛料?
首先,便是对上官婉儿「美强惨」生平的记叙。
她本出身高官之家,然而,祖父卷入政治斗争,被武则天所杀。
襁褓中的婉儿,随母亲被贬为罪奴。
纵使身处逆境,婉儿也未曾自轻。
她勤奋好学,熟读诗书,还对政治、历史有所涉猎。
13 岁时,便因为文章写得太好,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封为才人。
妥妥的天才少女。
众所周知,武则天就是从才人开始,一步步爬上权力的巅峰。
显然,将上官婉儿封为才人,是武则天有意识地在为自己培养人才。
而不是为了当时八十多岁高龄的唐高宗找小妾。
虽然武则天杀了婉儿的父亲和祖父。
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希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的上官婉儿,聪明地抱住了武则天的大腿。
格局打开。
她也的确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做了 27 年的五品才人,机要秘书。
「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军国谋略,杀生大权,大多取决于上官婉儿。」
而后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
上官婉儿再一次站对了阵营,辅佐唐中宗上位。
深得信赖,直线晋升,被封为二品昭容。
昭容虽是后妃职位,但和皇帝并没有夫妻之实。
做的是宰相的活儿,草拟文书圣诏,参与决策政务。
这也是上官婉儿「巾帼宰相」名号的由来。
虽然先后在两位帝王的后宫中都有位份。
但上官婉儿从未将眼光局限于后宫,她只不过是通过妃嫔系统的晋升达到「曲线救国」。
论政治谋略,墓志中称其「亦舒天资、贤明神助」。
为了阻止李唐王朝大权旁落,上官婉儿甚至数次以死进谏,不惜服毒自杀。
如此气节,自然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论文学成就,上官婉儿在《全唐诗》中留有 33 篇诗作。
扩大书馆,荐贤用贤,站在彩楼上品评天下英才的诗文。
上官婉儿还曾经同时给帝后、公主等五个人代写作业,且保质保量。
清代诗人袁枚盛赞:簪花人作大宗师。
才情谋略,可见一斑。
但现实中,这些成就却被影视剧和史书削弱,或一笔带过。
况且,上官婉儿一生无子。
这更是跟史书和影视剧中,豢养一堆男宠的糜烂形象大不相同。
可惜,这样一位清醒才女,终究还是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在唐隆之变中,被李隆基下令斩杀,年仅 47 岁。
直到死后,都不得安宁。
李隆基上位后,为惩罚逆党,将上官婉儿的墓葬摧毁,挫骨扬灰示众。
只留下一座空坟,尸骨难觅。
上官婉儿的一生,令人无限唏嘘。
而墓志铭曝出的另一猛料,更加颠覆认知——
其墓志,竟然是由太平公主请人打造的。
在史书记载中,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实在没什么可供考据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