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嗨,有人晃吐……“变形金刚”导演的R级爆米花新作,还是炸糊了
当然,站在反派视角,讲他们迫于无奈走向犯罪的剧情主线,在人物塑造和主题价值观上,还是带一点国产警匪片比较稀有的反叛意味。
片子里,男主威尔并非纯恶人,而是为国家献出了一切,到头来却连治病的钱也没有的工具人。影片对于洛杉矶警察的形象塑造,也极尽嘲讽之能事,刻画官僚冷血、警察菜鸟的戏码比比皆是,全都指向体制“用完即弃”的虚伪残忍。
最后,被挟持的女急救员和警察,也不出意外地中了斯德哥尔摩症。被威尔的好人魅力所俘获的他们,甘愿替威尔脱罪,还给他的家人谋划生路的情节处理,也留了一丝乐观希望。
但此类批判主题,依然是迈克尔·贝不断重弹的老调。
被他当做自嘲梗,放到片子里调节气氛的90年代末经典《勇闯夺命岛》,拍的也是这个主题。但《亡命救护车》的整体完成度,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加上地域、文化上的距离,影片在情感上的震撼度,难以与同主题的香港警匪片,如《拆弹2》《怒火·重案》等,相提并论。
故事没新意,直接无脑体验“爆炸贝”的视听大场面,顺势成为咱们观众不得不接受的新期待。
但可惜,影片的视听风格也跟故事取向类似,采取的还是没啥实际内涵的漫灌模式。
大量的无人机视角镜头上下乱飞、各式摇镜毫无节制地左右乱甩、手持镜头怼着脸晃……各式动态镜头贯穿全片的操作,初次相见的确很有视觉冲击力。但连续轰炸旋转个135分钟,看着难免疲劳,而且真的会晕。
再者,这些镜头的叙事功能都比较稀薄,多用于服务导演喜爱的酷炫感。喜欢迈克尔·贝这套的观众,说不定会嗨,但对不感冒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有完没完?”的无聊和厌倦。
某些冲着视效去看IMAX版的观众,甚至被画面镜头晃到头晕想吐。对于适应不了这类高强度动态镜头的朋友来说,导演的拿手好戏,不仅无法带来爽感,反而成了痛苦源泉。
回想全片,最高能的部分,可能就是前边老吉在飙车,后边女主给警察开膛做手术的凶险场面。但碍于尺度,内地公映版基本没见啥血肉,一分钟不到,寥寥几个镜头就糊弄过去了,也算是这部R级片之于内地观众的遗憾点。
总的来说,这依然是一部典型的迈克尔·贝作品。视听表现冲击力十足但缺乏实质,故事有噱头但疏于逻辑。爱的人可以看嗨,无感的人可能晃吐,就看大家吃不吃这套了。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