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娱乐记者也大呼受不了,"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川妹子,说话非要学台湾妞,张口 hello,闭口就是‘我 han(和)你’,要不就是含韵今天很高兴,连个‘我’字都不说。"
而她在《东方夜谭》节目中将 " 憧憬 " 说成 " 撞憬 " 更是掀起了大面积群嘲。
就连道歉时脱口而出的 "sorry",都被讽刺是 " 只会卖弄毫无技术含量的英文 "。
显然,娱乐圈并没有做好准备接纳这个还不谙世事的少女,她的周身都是粉丝泡沫。
作为全民造星的第一个 " 作品 ",没有人提醒她该如何走后来的路。
学业跟不上,张含韵放弃了高考。
网上的声音并不好听,嘲讽她是 " 高考逃兵 "。
似乎 " 不学习 " 就等于 " 不学好 ",紧接着还未成年的张含韵身上出现了性丑闻。
有人说她是小太妹、曾经包养;
有人说她之所以声名鹊起是接受了潜规则;
甚至有人直接将她的照片移花接木到女优身上 ....
哪怕有一个人相信是真的,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更遑论彼时不嫌事大的娱记直接将网络流传的艳照放到张含韵面前,拿小姑娘的眼泪换点击率。
后来回想起这一幕,张含韵很无奈:" 十五岁的时候,被网罗各种流言,我能告吗?我没有,不知道去告谁,关键我还没钱。"
她不明白为什么陌生人对自己有那么大的恶意,一度出现了心理问题。
还未等张含韵走出来,她的 " 饭碗 " 也在迅速坍塌:
造星余热渐退,更新鲜、更有记忆点的人取代了她在观众心里的位置;
唱片行业不景气,经纪公司也倒闭了。
放弃学业的张含韵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尝试转型。
做主持人的时候,为了多几个镜头不断抢话,搭档主持都不愿意理她;
时隔多年再度参加《非凡唱响》却因并不恰当的装扮和微胖的身材被诟病;
听从老师的建议去中戏做了一年插班生,但曾经的 " 酸酸甜甜 " 烙印太深,没有人相信她会演戏。
她很想作出一些改变,从飞速流过的时间里抓住些什么。
没有找到方向,反而被继续质疑 " 过气了,怎么还在挣扎 "。
直到,她遇到了让人惊艳的《声临其境》。
配《后妈茶话会》时,张含韵开足气场分饰好几个角色,口音动听,落词精准,全然不输于有着留学背景的韩雪。
这个曾经只会讲 Hello、sorry 的小甜心,在不被看见的时光里一点点补足了从前没有走过的路,甚至用更大的代价,撕掉 " 初代偶像 " 里暗含的嘲讽,获得公平。
似乎从此刻起,生活愿意掀开小小的一角,让她的努力得以照见。
好的 坏的 都接受
—
再次走进观众视野的张含韵有点怯懦,有点小心翼翼。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 " 让人忘记酸酸甜甜就足矣 "。
但是在这里,她做到了无数个突破。
在主题曲 solo 战中,张含韵挑战自我反差极大的非洲舞,力压李斯丹妮、王霏霏、孟佳拿下了第一。
扇子舞、戏腔、钢琴独唱 .... 她在台上的每一次发力都非常精准地打在观众审美点上。
而这不是最惊喜。
在歌曲里加戏腔,是张含韵在开小组讨论会里主动提出来的,歌声一出加多了许多韵味。
在观众喜爱度倒数第一的时候,她很淡定," 我对于排多少名,完全可以接受,吃老本是有吃完那一天的。"
被质疑赢了孟佳、王霏霏是做票、内幕,她大大方方地说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还要感谢孟佳提出的好建议。
经历过更大风浪的她给自己打磨出了好心性,能坦然面对得失,成熟也更有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