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时,志愿者叶师傅前去支援。
他窝在汽修厂度过几个月,免费维修了约 400 辆被水泡坏的车辆。
叶师傅在自己车上贴的横幅
返乡途中,他得知郑州爆发疫情,便立即联系防疫机构,自觉开展隔离。
没想到,许多当地网友,依旧怒骂他是 " 毒王 "" 又一个千里迢迢放毒的人 "。
叶师傅很绝望,他不明白刚做完善事的自己,为何沦为受尽辱骂的罪人。
叶师傅被网友骂哭
一位痊愈者描述自己的处境:
" 我也以为我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但生活却‘病’了。
我被网络人肉、被辱骂。我想问,我能去哪儿 ……
出院一周了,没敢再出门,因为总觉得小区邻居在背后议论我,看见我就躲。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该回来,是不是当时肺炎死了更好。"
出于被歧视的恐惧,许多人不得不极力隐瞒自己得过新冠的经历。
有记者想开展一个 " 新冠康复者 " 的采访,电话依次拨打过去,得到的却全是拒绝。
" 不方便,我怕孩子们在学校,同学们、老师们会对他另眼相看。"
" 完全不接受,小区里的人对我们伤害挺厉害的。那个时候,我们压力很大。"
" 我毕竟得过新冠,你们不怕我吗?我工作丢了,你们负责吗。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因为这个丢的。"
总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自己不会是被辱骂、欺凌的对象。
然而,歧视确诊者、歧视密接者、歧视整座城市的人 …… 火圈逐渐扩大,我们又能怎么保证不是其中一员?
" 我们楼里那只羊回来了。"
" 投诉他们,赶出小区。"
很多时候,这份愤怒和敌意,来源于我们的担忧。
我们害怕感染病毒,所以哪怕是痊愈者,我们都恨不得与其划清界限。
但真相呢?
上海市卫生委主任邬惊雷明确指出:
新冠患者痊愈出院后,不具有传染性,不用对此感到恐慌。
另一些网友明知不会感染,依然对痊愈者恶言相向,只求宣泄愤怒。
再加上 " 出现阳性要增长隔离期 " 的原因,有些人大肆辱骂感染者、密接者:
" 不如去死 "" 你死了最好 "。
图源:微博
网暴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况且,病毒如恶魔随机点人。
你又怎么能够确信,自己始终是幸运的那个?
如果细读过那一份份流调,你便知道,他们有多 " 无辜 "。
因为搭载了一名确诊患者,绍兴一位 52 岁出租车司机也感染了新冠。
在这之前,他连续多天早上 6 点出车,凌晨 2 点才收工。
年过半百的他,顶着烈日,窝在小小的驾驶室里,一连工作 20 个小时。
如此拼命,不过是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中年父亲一样,想为年迈的父母和羽翼未丰的孩子,挣一份生活保障。
64 岁的刘阿婆,在深圳某饭店干活,不幸感染。
流调记录了她的日常:本该是退休、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她却忙得脚不沾地。
早上去医院,陪护住院的丈夫;白天在饭店,做着底层的工作;晚上再回家洗衣做饭,照顾孙女 ……
对于这位年迈的老人而言,都市的繁华与她无关,镶嵌在其中的忧心和疲累,才是她生活的全貌。
郑州一位高龄产妇,在办理住院时,发现自己核酸阳性。
她的流调,平平无奇又让人心疼。
挺着孕肚去学校值班,午餐很简单,通常是一顿兰州拉面或者沙县小吃。
由于患有颈椎疼痛,她还独自骑着电动车,去骨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