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被粉丝吹爆,拿着四处反驳差评的 " 电击缺氧戏份 ",也仅仅是完成了「被电击」和「缺氧了」的表层演绎。
如果硬要把它称为高光时刻,那么对标的只能是他在这部剧里其他戏份,而非是整个演员行业的范畴。
当演员的能力够不上人物所需要的深度,完成度难免就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王俊凯作为全剧唯一需要配音的演员,更是削弱了能够良好驾驭角色的信服力,这是多少小作文都无法掩盖的问题。
02 流量时代,辉煌不再
不难看出,流量➕戏骨是一种固定搭配法则。
回顾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为了堵住观众对于 " 流量戏难看 " 的既定吐槽,资方开始选用搭配戏骨的形式,来弥补口碑和演技上的不足,借此达到某种平衡的状态:
热度流量去抗,口碑戏骨来帮,高风险高收益,何乐而不为。
这种场景在《琅琊榜》后的 2016 年开始扎堆出现。
比如《青云志》中给赵丽颖、李易峰作配的赵立新,《盗墓笔记》中给井柏然、鹿晗配戏的王景春等等。
而在此之后的两年里,这一模式更是迅速扩散为 " 优剧标配 ",最终成为整个行业心照不宣的财富密码。
资方一边大言不惭地表示 " 看中的不是流量而是演技 ",一边拿实力派演员当作遮羞布。
有些戏骨明明只是承担了工具人的角色,戏份不多,却被拿来大肆宣传吸引路人注意。
比起宣传时口口声声 " 对前辈的尊重 ",实则更像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诈欺。
一场资本游戏从风靡到逐渐衰败,不过几年时间。
如果说起初观众们还抱有好奇和期待,认为生涩年轻的流量演员能够起到眼前一亮的效果,愿意花那么几秒时间点进去看看;
那么几年后的今天,大家早已对此感到审美疲劳。
加上演员演技上的参差不齐,戏骨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让流量的表现 " 雪上加霜 ",导致观众不断地入戏 / 出戏 / 入戏 / 出戏。
两边的分工各执一端加重割裂感,三番两次的恶行循环,也导致观众自主选择不再买单。
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流量➕戏骨效应频频失效的原因,有的甚至口碑收视双双跌入谷底,被钉在耻辱柱上动弹不得。
而一些小成本非流量的作品,反倒因为回归初心专注质量的态度,纷纷以黑马之姿成为爆款剧集。
这对于整个影视市场来说,无疑是一种转好迹象,意味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不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流量不是原罪。
剧方为了流量疯狂压缩成本而粗制滥造,才是大众最难以忍受的点。
而流量演员对于剧本的选择也需要多加思考,比起上来就挑大梁争一番,选择适合自己、又在能力范围内的角色,同时尽快提升自身演技水平,才能避免在刻板印象中一直走下坡路。
尤其是以王俊凯为例,大家一路看着长大的童星们,其实观众心中多多少少都带着 " 溺爱情节 ",也愿意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时间。
演不好没关系,但不能靠粉丝的阅读理解去吹业务能力;
演不好没关系,但不能转头就把第一集开除粉籍,安利话术从 " 撑过第四集 " 再到 " 撑到第八集就好了 ";
演不好没关系,但不能硬说观众和高端审美有壁,要么就是对家派来的奸细。
明明别人做到 10 分都未必得到一句夸赞,他们只需要做到 6 分就能收获掌声,若连这样说两句自己的观点,就要被捂嘴被攻击,最终只能无限加重大众的逆反心理。
到那时候,流量转型才是真的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