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肖全
杨丽萍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场,她不走寻常的世俗路,她为舞蹈而生。
生为白族人的她在乡村长大,到云南洱源丰收或节日的时候,杨丽萍就随着大人跳舞祭神,她在万事万物中,都能觉察到舞蹈的轨迹。
童年时期,杨丽萍观察水怎么流淌,云怎么飘动,然后将看到的景象化身到舞蹈里去。
在乡间田野长大的她,最爱的就是孔雀,她形容在开满荷花的湖边,菩提树上飞过的绿色孔雀开屏时,如光线般一点点放射出来,令她动容。
十三岁那年,杨丽萍在学校做操时,被选进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她最初做舞者的日子,非常艰苦,歌舞团要求舞者们下乡,一年大多数时间,杨丽萍都在乡下。
不少年轻人都受不了,杨丽萍没有,她喜欢与大地、牲畜一起生活。
正是那段时间的经历,让她拥有了舞者的灵性,她每天观察孔雀怎么开屏,如何发出声音。
孔雀开屏的瞬间,杨丽萍泪流不止,她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最高的体验。
她深深痴迷于那个令人屏住呼吸、内心备受震撼的场景,从那时起,杨丽萍就确认了自己终其一生都要创作参与的课题:孔雀。
拍摄:肖全
"为什么要舞蹈,不是为别的,是为了你的生命需要,你的生活里面存在这种感觉。"
她的孔雀舞跳得愈发纯熟,只差一个时机。
转机发生在1979年,由杨丽萍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舞姿动人优美,她被更多的人看见了。
无数中国人在电视机里,看见了杨丽萍的倩影。
那种既抽象又具体的肢体语言,让她以一个舞蹈家的身份,建构起舞蹈观众的审美体验。
一年后,22岁的杨丽萍被中央民族歌舞团调到北京,她不喜欢大量的常规训练。
那个年代大家都在跳芭蕾舞,她认为这些训练压抑了舞蹈的灵性,离感情和生命太远,所以拒绝参加集体排练,也因此拿不到练功服与补助。
杨丽萍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等到晚上大家都回去之后,她再独自跑到练功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训练,常常一跳就是一个通宵,靠着从童年时期沿袭的记忆与想象,她编排了独舞《雀之灵》。
拍摄:肖全
舞团跳群舞时,杨丽萍永远比别人慢半拍,她坚信每个动作都要饱满才有感觉,不能很机械地跳——这必然会导致团队的不整齐。
她也想过要不然敷衍一下算了,可只要一听到音乐,什么就都忘记了。
那日子不好过,她被认为过于自我,在舞团被集体孤立,杨丽萍没有怀疑,笃定地练习跳舞。
那个年代,没有人看到过任何特殊的舞蹈样式,杨丽萍已经开始琢磨自己的舞蹈形态。
她一直在走不一样的道路。
拍摄:肖全
在那个时代氛围里,要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件容易的事。
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征集作品,团里没有选送她的个人节目,杨丽萍自己骑着自行车去送录像带给当时的组委会。
最终,28岁的杨丽萍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她用《雀之灵》拿下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与编导一等奖,也因此一夜成名。
这个节目在春晚演出,成为三十年来春晚最经典的回忆镜头之一。
杨丽萍表演结束后,有人说:"她不是人,是精是仙。"
所有的光,都聚焦在杨丽萍的身上,她成为备受瞩目的"孔雀公主",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与自信。
这种仙气,吸引到了八十年代著名人像摄影师肖全。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肖全到达时天已经黑了,杨丽萍去机场接他。
两人握手,肖全感觉自己握住的是一只极其异样的手,杨丽萍的舞蹈,那最著名的孔雀舞,就是这只手表演出来的。
杨丽萍与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