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公司不把艺人当作是赚钱的机器,听起来像一个笑话。
何炅曾说过一个内幕。
他的一个朋友因为受不了经纪公司操控,打算解约。
合约上写的违约金是 800 万,但到了协商的时候,公司突然变脸,违约金暴涨到 1 个亿。
激烈争辩一番,解约不成,反而又续约了 10 年。
明星艺人光鲜亮丽背后的天价 " 卖身契 ",不知为多少人的职业生涯埋下了 " 雷 "。
对于艺人来说,靠谱的经纪公司、好的经纪人可遇不可求。
上次她姐就写过王菲背后的一个金牌经纪人邱黎宽。
有对娱乐圈的大小事件如数家珍的朋友疑问道:王菲的经纪人不是陈家瑛吗?
是的,提及王菲背后的女人,当然不能少了她——
陈家瑛。
和现在的经纪公司不同,陈家瑛从不与艺人签 " 长命约 ",她总是三年一签,三年期一到,各自随心。
她一生只带过三个艺人,都是相识于微时——
陈百强、王菲和陈奕迅。
彼时,王菲还叫 " 王靖雯 ",被公司包装成唱邓丽君式甜美情歌,讨好市场。
陈奕迅事业停滞,而陈百强正陷在 " 去世谣言 " 中,苦不堪言。
但自从和陈家瑛联手,毫不夸张地说,个个事业运大转,一步步走上封神之路。
而陈家瑛,就是那个三次创造 " 神话 " 的女人。
小作坊:一对一式合作
现在娱乐公司签人,从来都是 " 广撒网,多捞鱼 "。
一签一沓,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但陈家瑛不,她带艺人永远都是一对一。
同一时期,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感情,都倾注在一个人身上。
也因而,她工作从不是我们熟知的 " 行活 " ——一套模式复制到烂,而是把艺人研究透。
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没有人比她这个经纪人更清楚。
签约陈百强后,陈家瑛结合陈百强的特点,为他量身打造出专辑《凝望》。
既保留了陈百强的内敛温柔,又呈现了他的心灵日趋成熟。
尤其一首《至爱》响彻当年香港大街小巷,连张国荣都在演唱会上嫉妒:
" 我对陈百强非常不满,因为他的歌实在太好听了。"
陈百强之后,王菲也是如此。
陈家瑛和王菲相识的时候,王菲才 23 岁。
那时王菲还叫王靖雯,出道 3 年,出了几张专辑,却毫无水花。
而且从发型到服装,公司迎合市场,把风一样的女子王菲塑造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王菲主动找上门来的。
在茶楼的包厢里,陈家瑛一见王菲就认定了她是块唱歌的料:
" 天生有这么好听的声音,老天爷赏饭吃来的。"
王菲意向跟陈家瑛签约,但无奈有之前的合同在身。
陈家瑛怕浪费了好苗子,直接一个电话打去了新艺宝高层,又亲自去公司跟老板谈。
几番谈判,费了不少周折,终于帮王菲获得自由身。
签下王菲后,陈家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尊重王菲的意愿,让她改回了原名:王菲。
名字一换,意味着出道三年积累的那零星人气也全都摒弃。
陈家瑛本就不喜王菲之前公司的路数——
此前王菲出过两张精选集,不是个人原唱,但公司赚了钱。
但陈家瑛觉得这纯粹是对王菲才华的浪费。
她不惜花大力气,登门拜访了当时叱咤乐坛的梁荣竣,请他为王菲量身打造了专辑——《Coming Home》。
封面上的王菲还是少女,而内页中就成了女郎。
穿着超短裙、黑丝筒袜,站在驶向北京的列车旁,是时髦的、回家的王菲。
专辑一推出即卖断货,王菲彻底蜕变。
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更是震撼华语乐坛。
演唱会上王菲唱起此歌,全场拍掌和着拍子,她的咽音唱腔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