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优酷放扑街, 那就是:跟谁合作都好过跟你合作,不买十个热搜对不起我哥/我姐的精彩演出。
前面说到的《有翡》,除了怪配角,这部剧还把将枪口对上了播出平台腾讯。
怪平台宣发不够,热搜买少了,曝光量没到位。怪剧集过半的时候就开超前点播,恰烂钱。
总之就是平台不做人。配不上我们的"好演员"。
>>剧方混战
说起来,国产剧最常背锅的其实是原著作者和编剧。
一处不对,就是原作者和编剧的混战。
《风起霓裳》播出后,这部改编自知名网文《大唐明月》的剧集经历漫长的筹备期终于与观众见面,却不到三天就被骂上热搜。
原著作者连续发布数条微博,表示这部剧和自己的原著书剧分离。
被原著作者这么一diss,编剧梅英菊也是不能忍,直接内涵《大唐明月》这原著写得不咋地。
《大唐明月》的故事除了唐朝讲权谋斗争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市井和制衣的细节描写,画风写实。
却被改编成了傻白甜古偶,里面穿越、宫斗、大女主都是当下影视剧市场的扑街元素。
原著剧情是这样的:
编剧魔改后的剧情是这样的:
《风起霓裳》4.5分编剧都敢甩锅8.5分原作者。
扑街让人猖狂?
如果编剧、制片人等一众主创也加入"甩锅大战",更不得消停。
《且试天下》就要播出时,制片人杨晓培却敢在播出前发文称剧集制作的不易。
"修修改改,缝缝补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碎片捏合重塑"等词句,还没播,就先让部剧质量开始扑朔迷离了起来。
提前甩锅的意味太明显。
大概在制片眼中,自己对这部剧的付出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大家都懂,剧拍成这烂样,制片对这部剧的贡献是这样的——
>>怪审片制度
《女心理师》这剧用了最高的配置,拍了个相当拉胯的剧。
编剧把观众吐槽的主线太乱的责任归咎为"有人举报"播出前"剪掉。
在编剧眼里这部剧是这样的:
审片后是这样的:
先不说剪掉了多少,看过《女心理师》都知道这剧有多烂尾,都是一样的审片制度,怎么就你让人弃剧呢。
以上甩锅方式,最起码责任都在剧方,如果怪了一圈,如果实在找不到能怪的对象,还有最后一记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