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怎么能够影响人们的判断呢?
举个例子,在这场官司开打前,琥珀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段话▼▼▼
有人把这段话搬到了中文平台——
天啦噜,瞎了家人们,琥珀否认自己指控过德普家暴,并发文深情告白德普▼▼▼
一时间,英文水平停留在"how do you do"水平的网友,把"反转""她有病""终于承认自己撒谎了"的评论刷满了首页。
这份来自德普粉丝的翻译,在百转千回后被吃瓜路人指出有问题。
但凡用心点读过原文,会发现人表达的意思是:
我否认我在专栏中指名道姓了德普,我依然念及昔日情分▼▼▼
同一份材料,两种解读。
通过钻文字游戏的空子就可以获得不明真相群众的肯定,这种手段,内娱塌房粉丝——
德普方的公关呢,整理概括就两个词,memeification和fancams。
简单来说,前者是用网络热梗引发效应;后者呢,则是大家更为熟悉的饭圈文化。
在互联网上,有关德普的证词被剪辑成了各种梗,在无数刷到的短视频里,法庭上的德普风趣、幽默还带点温柔,而哭丧的琥珀一方则被配上了小丑、掌心和▼▼▼
集中化、碎片化的抖音很好地放大了庭审的戏剧效果,同时通过算法推送给越来越多感兴趣的人,达到了"洗脑效果"。
在tiktok上,与德普有关的话题讨论度为86亿,而与琥珀有关的话题讨论度为3100万#计数方式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
在德普有关话题中,各位"制梗大师"纷纷出动,化身在线陪审团将琥珀从头到脚审视了遍。
有人扒出琥珀的女律师曾经是德普的粉丝,问题来了:到底是对家反串还是脱粉回踩▼▼▼
有人扒出琥珀模仿德普的穿着打扮,说她通过复制德普的服装打心理战,达到继续折磨德普的目的#上一次听说撞服装的还是徐璐胡冰卿#▼▼▼
有人开始分析起琥珀在法庭陈述时的微表情,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有心虚伪,哪些是刻意表演▼▼▼
还有人把"德普说琥珀在床上"的事件做成嘲笑的标签#MePoo,该话题浏览量甚至超过了琥珀自身话题量▼▼▼
其中最出名的,是遮瑕品牌Milani对琥珀的"审判"。
在庭审时,琥珀律师在法庭上举起的Milani产品,称:琥珀与德普的关系中,她需要随身携带遮瑕来遮盖瘀伤▼▼▼
Milani公司马上发布抖音称:该产品于2017年生产,暗示2016年离婚的琥珀不可能使用该产品▼▼▼
该条抖音被作为是琥珀说谎的证据广泛流传,据媒体BuzzFeed爆料,德普的公关代表一直将这些抖音发送给记者们,并称这是最接近德普的消息来源。
原本无人问津的Milani拣了观看量破500万的大便宜,它们一边回复、点赞德普支持者的评论,一边澄清:我们没有明确说琥珀用了我们产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