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玥负责了 5 季《中餐厅》的妆造,这类节目没有固定的舞台主题,在出发前需要事先准备好 20 多天的服装与搭配的首饰,如果艺人的私服有大面积的 LOGO 露出,都需要节目组进行补充。" 室外的妆发要考虑的比较多,去年《中餐厅》在大夏天的游轮上,我们一般是早上化好,尽力做到防水防汗,但艺人是真的在做事情,一般到下午底妆都已经没了。"
同时,《国家宝藏》《明星大侦探》等节目出现,节目嘉宾需要在其中进行对角色的演绎,综艺的妆造也出现了包含古装、民国等具有国内特色的造型。
《明星大侦探》等推理综艺每期主题不同,节目本身需要让观众入戏,所以妆造需要根据不同的年代、风格进行调整;《国家宝藏》要还原文物的故事,艺人的发髻、妆容和衣着都要尽量符合当时的史料记载,对古装的妆造也有了更为精细的要求。
在综艺拓宽了题材和形式之后,与之息息相关的妆造,自然也不会满足于单一的拷贝模仿,而是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加上国潮汉服在国内风行,电视剧千篇一律的披发古装造型遭到声讨,更擅长捕捉热点、与时俱进的综艺,自然是更适合做出改变的领域。
综艺妆造,难在哪?
" 艺人头发都掉成那个样子,你们化妆师不去弄一下吗?" 制片人在后台问。
那期节目的妆发要求是唐朝风格,唐朝的发髻样式基本是蓬松的大发髻、露出额头,但这种发型可能会突出艺人的脸型缺陷,所以为了让他在镜头前更好看,艺人自带的妆发师仍然在脸颊两边留了两根 " 龙须 "。化妆师没有办法,只能低声跟制片人解释。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卫视所属的主持人与妆造师有长达数年的合作默契,在工作过程中也基本不会对节目组的要求提出异议。而登上节目的艺人嘉宾们,对于妆造的配合程度是未知的。
有综艺导演告诉毒眸,他所参与的一档需要扮演角色的综艺,妆发一般是由导演组把要求给到经纪团队,让艺人的化妆师完成。托玛斯造型团队也提到,一些主题性比较强的造型以节目组的造型师为主,偏于生活化的自然妆发,是由艺人的造型师负责。
这就意味着,在整个妆发过程中,明星及其经纪团队的话语权较高。
有的艺人会愿意深度参与妆发的过程,在符合角色的基础上提出一些 " 灵感 "。以《明星大侦探》为例,王鸥在第四季《天堂公寓》中的蓝色眼影,就是她自己提出要画的。
但也有艺人和经纪团队更为看重最终是否足够帅气、美丽,而不是整体的效果是否符合节目的主题。
" 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复古的 80 年代的造型,艺人觉得太老气了,不适合自己,我们就反馈给导演,看导演会怎么继续和艺人方沟通," 谢雅丽告诉毒眸," 艺人是拍板的关键,前期准备得再好,艺人不愿意呈现,你做的所有东西都会大打折扣,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但也没有办法,还是得做前期准备。"
此外,一些妆造难度比较高、需要做特效妆的模仿秀节目,对于妆造团队同样是较大的挑战。
谢亚莉参与了《百变大咖秀》5 季的妆造,这档节目主旨就是艺人的模仿表演,如果说平时的综艺只需要像到 30%,那么《百变大咖秀》里相似度就要达到 90% 以上。
她举了这一季中锤娜丽莎模仿郭德纲的例子:" 我们给她做了一个完整的光头皮,光是做光头皮就要 2-3 个小时,要把她自己的头发收起来,在上面套一层膜,把发际线磨掉,让膜的边缘和皮肤完全贴合,再在光头皮上面织一个小短寸贴上,看上去就是一个光头上面长了一点点头发。"
一些与艺人外形差异非常大的造型,甚至需要倒模完成。但相比周期更长的剧集和电影,为综艺艺人做造型,仍然有一种 " 螺狮壳里做道场 " 的感觉。
节目中曾出现过遭到网友差评的 " 倒模 " 造型,她也提到了那次失败:当时艺人的倒模是雕刻师根据照片雕刻脸型完成的,所以很容易出现细节处不像的情况,如果是拍电影可能会有 3 个月的时间去反复调试,但留给综艺妆造磨合的时间太短,最终也很难做到一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