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有学者将“梗”称为当代典故,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能在广阔的空间里迅速地扩散,为大众耳熟能详。与典故不同的是,“梗”一般不会在长久的时间里沉淀,而是仅携带大众一时的情绪和兴趣。它呼应着人们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或宣泄焦虑,或自嘲反讽,或单纯调侃,或只是寻找群体的认同。
“梗”能打通各个群体之间的交流通道,因此越简单越好。这也造成“梗”的更新速度较快,当一个“梗”被无范围无底线地使用时,人们就会自动摒弃。很多“热梗”“只是充斥着我们生活无聊的缝隙”,这个被废弃后又会产生新的。
在流量中心的当事人,无法预测自己的出场,很多时候也无法左右自己的退场。流量来得凶猛,退的时候也更加无情。
因此有人评论,潘周聃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互联网不缺乏“热梗”,下一个潘周聃或许已经在来的路上。
原标题:潘周聃成“热梗”,是无聊还是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