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她练功更加刻苦,对动作细节的要求更是追求极致。
小小的年纪,双手就因常年握着舞蹈杆而长满了茧子。
而正是因为王亚彬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她才有机会跟张艺谋和赵本山结缘。
2
15岁时,王亚彬就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并且还成为了北舞青年舞团的演员。
跟着舞团公开表演过几次之后,王亚彬对舞蹈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都是舞蹈老师们设计好动作,她只负责在舞台上呈现。
而现在,她更深入地理解了舞蹈之后,认为舞蹈要传达情感,就需要自己亲自设计动作,这样才能达到效果。
于是,在练功之余,她还亲自参与舞蹈设计。
17岁时,她的舞蹈《扇舞丹青》获得了全国电视舞蹈大赛金奖。
2003年,王亚彬参加央视春晚,表演了舞蹈《狮舞东方》。
这个节目不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赵本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赵本山和老搭档高秀敏,范伟贡献了小品《心病》。
在后台彩排时,王亚彬的认真让赵本山一下子记住了她。
不过,当时两人一个负责小品,一个专攻舞蹈,并没有什么交集。
2004年,王亚彬又得到了张艺谋的青睐。
当时,张艺谋正在拍摄电影《十面埋伏》。
其中,章子怡扮演的失明舞女有一段跳舞的戏份。
这段舞蹈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属于画龙点睛的部分。
章子怡本身也学过舞蹈,但按照老谋子那精益求精的性格,他还是希望能用专业的舞蹈演员来完成。
而且,舞蹈的动作设计也非常重要,不仅要美,而且还要传达出角色的感情。
因此,张艺谋专门去北舞找老师商量。
王亚彬的班主任听完张艺谋的要求后,说道:“这样吧,我们班里有一个女同学,也许能满足你的要求。”
张艺谋一听就不乐意了,心想,你们老师都搞不定的事情,你找一个学生来,这不是敷衍我吗?
但一切疑虑都在他看到王亚彬的舞蹈后烟消云散了。
王亚彬专攻中国古典舞,能很好地与角色融为一体,而且对舞蹈设计有独特的理解。
于是,最后呈现的结果就是,王亚彬和另一位舞蹈家设计舞蹈动作,其余的舞蹈部分都由章子怡完成,到了“仙人指路”部分,由我王亚彬替代完成。
电影一上映,大家都被这段舞蹈惊艳到了。
而王亚彬也由此正式开始接触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