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范多伦并不知道赫柏是故意答错,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太好了,有些受宠若惊。
可是要录制下一期了,总监突然提前将他叫到办公室进行快问快答。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泄题。
范多伦大吃一惊,你们的题目不都是严格保密的吗?
总监微微一笑,并说出了节目背后的秘密。
所谓的冠军,其实都是他们一手炮制的,他们想让谁赢就能让谁赢,想赢几场就赢几场。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收视率。
观众要看的是戏剧性,一期换一个人,那有啥意思,他们要看的是真正的大神的诞生过程。
而现在,范多伦就是那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当然,他们还开出了丰厚的报酬,范多伦当时一周的课时费才 80 美元,而一期节目就能赚够他一年的工资。
搁谁不心动?
就这样,范多伦成为了这场骗局的主演,每一场的题目他都知道,但为了演出逼真的效果,他会当着镜头擦汗啊,叹气啊,摇头啊,沉思啊。
而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卫冕,他彻底红了。
在学校里学生们挤破了他的课堂,大街上被粉丝围堵要签名,回到家里被亲戚朋友各种表扬。
名和利,让他彻底迷失了。
流量是无情的,没了冠军的头衔,失宠的赫柏又回归成了素人。
他的奖金因为投资失败全部打了水漂,于是他找到电视台,希望能报名参加猜字游戏。
结果被导演无情拒绝。
赫柏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卸磨杀驴,可是电视台根本不受他的要挟。
不过赫柏和节目的纠缠因为闹上了法庭,还是让当时在国会任职的律师发现了端倪。
50 年代,大约有 1500 万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
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电视收看资讯,于是电视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所以当律师开始调查《21 点》的作弊事件时,几乎所有知情的人都不敢说出真相。
更可怕的是,国会听证会上,各大议员也是极力将问题往赫柏和节目导演的私人恩怨的方向引申,闭口不谈电视台默许造假的行为。
他们不敢得罪电视台,因为他们还要通过电视台去拉选票。
最终,范多伦成了这次听证会的关键。
范多伦和赫柏不一样,他对于节目组给他提供答案的行为非常反感,他希望靠自己的真本事赢下比赛。
但是他再聪明再博学,也不可能答对所有的题目。
一方面不愿意丢掉获胜的虚荣,一方面又饱受良心的谴责,最后竟非常可笑地提出,让节目组只给他题目,他自己去找答案。
在听证会上,节目组的导演也进行了一番自我陈述。
我们是造假了,但观众看的很开心啊,又没人受伤。
我们不是罪犯,我们只是在搞娱乐。
虽然这件事发生在 70 年前,但 70 年过去了,媒体在拼收视率上的花样,却是一点进步都没有。
只不过当年是电视,而现在是互联网。
观众想看明星们的真性情,于是他们就让明星在节目里撕逼吵架。
煽情可以博取同情,所以眼泪成了节目中最不值钱的东西。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一排排观众开怀大笑的画面。
即使范多伦被揭穿,节目被下掉,还是会有其他冠军其他节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