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剧,刚开播就争议不断。
打开豆瓣评论区,几乎满屏都是一星、二星的中差评,就差把 " 劝退 " 打在公屏上了。
很多人不信这个邪,冲着 " 律政都市题材 "、" 双女主 battle"、" 霸道姐姐 vs 奶狗恋 " 的噱头去看,结果晒干了沉默悔得很冲动:
" 打着职场剧的幌子,结果就给我看这???"
热门噱头一锅炖,
网友看了都喊 " 救命 "。
刚上线不久的职业剧《女士的法则》,定位是双女主的律师行业职业剧。
讲述性格一刚一柔的两位女律师共同办案,两人从理念不合到逐渐和解,惺惺相惜的过程。
客观来讲,这部剧从定位到卖点:双女主设定 + 女性友谊是不差的;
期间穿插各种(似乎专为热搜定制的)女性议题,譬如:怀孕被开除,网红离婚战,孩子抚养权,单身生育,私密照曝光……从选取的案件类型中看得出来,制作方也的确想要关照到一些社会痛点。
但——
不合逻辑的人设,浮夸的职场素养,为了噱头强凑 cp 的花边,足以冲垮整个剧集的框架,让剧情看起来松散,悬浮,不接地气,与真实的职场离题万里……而导致口碑跳水。
主角许婕,精英律师顶着 " 实习生 " 的身份,被 " 请出山 " 到一家律所担任实习职位救场。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给足了范儿:浓妆艳抹,高跟吊带,性格嚣张。在酒吧装醉装疯,第一天上班走出二五八万的气场,见了上司也惜字如金,爱理不理。
明明是律政剧,没有激情昂然的庭内争锋,多了各种和稀泥式的洽谈调解。
第一个孕妇被无故辞退案,本该是一个极好的能映衬当下的题材,足以反映女性在母职下所承受的压力,要做出的牺牲。
但两位律师为辩护人做了啥?
违背职业守则,私下埋伏殴打,威胁恐吓对方证人,拳打脚踢,大骂渣男:
正义感是爆棚,但这合乎职业身份么?
如果光靠威胁恐吓骂街,就能逼对方证人改口供,扭转局势……那还花钱找律师干嘛?
紧接着,两人换了一身美美战袍,化好妆出现在公司代言人的宴会上。一个夹枪带棒地要挟女主播:
" 如果你粉丝知道你为这样的周扒皮公司打工,他们怎么想你?"
一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故事讲道理:" 这个被开除的孕妇很惨,我们都是女人都有共同命运…… "
试图说服代言人揭竿而起,撕毁合同与公司闹掰,来巩固自己的独立人设。
弹幕密密麻麻的吐槽已经出现了:" 没有这样的律师 "、" 对牛弹琴呢吧 "、" 女主播敢得罪金主?"、" 编剧到底有没有上过班???"
另一个案例更离谱。
美貌但早已过气的女网红,因为身患渐冻症被抛弃,离婚时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男方要钱也要娃,提前埋坑制造了巨额债务,就等着离婚时候能丢给前妻,顺便抢走孩子,让女方净身出户。
对于这样一个渣男设定的客户,剧中给出的 " 两全其美 " 解决方案是:
女主陈染讲了一番家和万事兴的大道理,成功说服渣男愿意给 4000w 赔偿,也愿意每周让前妻看一次孩子。
我满脑子的:???
鸡汤能治百病?打感情牌劝人渣回头是岸?这逻辑导演主创们自己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