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豆瓣原帖哭得不行,看电影让我觉得如坐针毡。"" 完全就是 MV 加 PPT 电影,剧情全靠旁白推动,演员台词功底都很差。"
" 土木工程大型劝退教育片。" (注:片中男主学的是土木工程,没找到好工作。)
文中还有错别字,这是谈恋爱不好好读书的结果吗?/@猫眼电影
即使有了原型长帖加持、有《你好,旧时光》的导演沙漠亲自操刀、有莫文蔚的好歌《这世界那么多人》加成,这部在剧情上完全不合格的电影,分数才勉勉强强达到了及格线。
这还没完,再给大家讲个恐怖故事:
《我要我们在一起》,已经算是 " 爱情 × 重映 " 这一题材电影中的佼佼者了。
随便对比一下同期上映的青春片,它的表现竟然还 " 绰绰有余 " ——呼应当下的《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也不过 5.5 分;另一部主打奇幻的青春片《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只有 4.5 分。
而打开各大购票平台的页面,你会发现在未来两个月的待重映影单里,还有很多因为观看人数不足,连评分都没有的 " 周年烂片 " ——
《魔法鼠乐园》《阿里巴巴与神灯》《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
听都没听过?那就对了。
这届观众,苦烂片久矣
" 烂片重映 ",绝非孤例——事实上,没人能逃得过诡计多端的烂片宇宙:
因为换汤不换药的 " 校园青春疼痛 " 故事,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 " 重映 " 循环。
回顾近几年上映的青春片,似曾相识的俗套桥段与千篇一律的宣发文案,总能让大部分警觉的观众雷达作响:
《我要我们在一起》,男女主在中学时期一见倾心,用 10 年长跑对抗残酷现实;《你的婚礼》,男女主在中学时期双向奔赴,但 15 年虐恋难抵岁月漫长;《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男女主在中学时期两情相悦,而多年感情 " 低估了时间和距离 "……
当然了,主角具体怎么相爱、怎么难敌现实,本可以各有各的拍法,但这些电影就像套上了 " 万变不离其宗 " 的工业模板,沦为了一件件平庸的流水线产品。
也难怪有观众吐槽:" 几乎每一部校园爱情故事走到最后,都在重复《小时代》的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
观众 be like:为什么不干脆重映《小时代》?
一个比一个长的片名、一场比一场久的哭戏,一次比一次低的评分,不仅在重复印证 " 自古烂片出神曲 " 的定律,也在重复考验观众的智商与耐性。
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映,不少饱受诟病的烂片,也开辟了全新的 " 宣发之路 ":不少流量小生主演的影视作品,开始造起了 " 上映一周年 "" 杀青一周年 "" 开机一周年 " 的热搜——
不论你有没有看过这些作品,它们都会在各种 " 周年 " 来临之际,不容分说地霸占热榜,准时准点地映入你的眼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部 " 豆瓣 Top250" 迎来了首映纪念日,如此阵仗,令人迷惑。
也有人委屈:" 烂片重映而已,大家又不是没看过烂片,至于骂这么狠吗?"
其实," 烂片重映 " 之所以要再挨一波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蹭了 " 重映 " 的热度。
毕竟 " 重映 " 这个词在人们心中,默认指向的一直是高分佳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原著小说家史蒂芬 · 金,曾经在另一部作品中如此写道:
" 电影《火爆浪子》刚刚上映,我觉得那部片子很幼稚,坐在那里看着那群少年唱歌跳舞,心思不知不觉溜出了电影院。如果要看写实的少年电影,我宁愿去看重映版的《黑板丛林》。"
一提起电影重映,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阿凡达》《当幸福来敲门》之流。
比起惨不忍睹的新片,人们宁愿再看一遍重映的老片——
这也说明在大部分人心中,不是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拿来重映的,只有质量过硬的高分经典,才值得被人们一看再看,这不仅是在满足观众的鉴赏需求,也是对电影行业本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