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菌操作原则当成了摆设。
而白百合饰演的女医生,更是夸张。
在医院内上班,天天穿着六七厘米的高跟鞋。
还有其他剧中的护士,不说什么专业技术。
就连最基本的口罩都能佩戴错误 …
这样明显降智的点,又怎么会让观众不反感?
重爱情,轻职业。
这不仅是医疗剧的毛病,更是国产职场剧的通病。
每当有职场剧开播,人们总是充满期待。
可看几集就会发现,内容全都是换汤不换药。
一个个说着是职场精英,其实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霸道总裁。
各种牛逼光环纷纷加在一个人身上。
到最后,好好的职场剧又变成了披着皮的偶像剧。
可是,职场剧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分类。
这就说明,它有很大一部分的受众。
这部分人,不单单只想看小情小爱,更想看到反应现实,剖析行业的剧出现。
可显然,很少有国产职场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那么,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方面,这是由流量经济造成的。
在大部分的职场剧中,主演都是流量艺人。
依托着他们的流量,无论剧有多差,总会有粉丝鼓掌和买单。
既然拍什么,总有人看,有人夸。
那又何必多费精力,去干吃苦累人的活呢?
反正,一切皆有粉丝。
另一方面,是因职业剧的要求高。
当中,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背景。
如果想演得深入人心,抓住职业痛点。
那就需要演员、编剧、导演,乃至整个团队俯下身子,去看去听,去学习。
例如,《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
女外科医生的角色,蔡淑臻花了 3 年的时间准备。
因此,剧中大部分的开刀,缝线片段,都是由她亲手完成的。
对此,就连指导剧组的医生都敬佩到连连夸赞。
甚至认为,蔡淑臻已经赢过很多年轻医师。
而如今的大环境太浮躁,越来越多的人定不下心。
人人争分夺秒,只想着赶快完成任务。
恨不得一年能排上十部电视剧,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不计较」就是最快最省事的。
为此,愿意埋头苦干的人太少,太稀缺。
可要知道,职业剧的难度从不是制片团队用来摆烂的理由。
在一定程度上说,无论怎样的职业剧,都很难做到完美。
因此,在一些专业难度高的部分,又或是某些边边角角被忽略了的问题上。
即便是出错了,观众也不会苛刻要求。
但如果是那些常识性问题,都能漏洞百出。
那么,就容易让人怀疑创作者的态度了。
毕竟,相较于毫无诚意,敷衍了事的作品。
作为观众,我们更喜爱,也更愿意相信那些诚意之下的漏洞。
只有这样,影视剧不断精进,不断查漏补缺。
职业剧才有可能进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