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s 的粉丝今年好有福气。
两人先是在真人秀《因为是朋友呀》里露面,和老友容祖儿、霍汶希一起说说笑笑,然后又一起出现在了《浪姐 3》之中。
看到镜头里的阿娇和阿 Sa 走下车时紧握的双手,一瞬间我便有些感动。
这期节目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宁静和那英的碰撞,也不是王心凌唱的《爱你》,而是初舞台表演结束,大家分房休息,阿 Sa 记挂阿娇,接她与自己同住,一声 " 娇 " 喊出来,满满的温暖,甚至有些甜蜜。
娱乐圈里多的是塑料姐妹花,像 Twins 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真挚友情,太少见,极珍贵。
Twins 这个组合成立了 21 年,阿娇和阿 Sa 都各自经历了太多坎坷,到了今天,她们也早就明白,原来朋友比恋人更高分,剩下自己怎可走到尾。
不变的是友情,变化的却是各自的人生。
我一开始知道 Twins,就觉得两人的名字和气质实在是非常贴合。
阿娇阿 Sa,合在一起便是 " 撒娇 ",分开来,则真的是一个娇一个飒。
两人虽然顶着 " 双生儿 " 的名字出道,但长相和气质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阿娇明艳娇美,看上去有些柔弱,阿 Sa 则清丽可爱,一举一动都元气满满。前者极符合 " 女神 " 和 " 公主 " 等词的定义,后者则更邻家一些,甜美中还带着点假小子般的少年气。
二十年过去,阿娇的明艳娇美中多了几分清冷,更显柔弱,阿 Sa 则一如既往的甜美可爱,说话慢慢的,嘴角时常带笑,笑起来眯着双眼,还是当年那个我们都熟悉的样子。
两人呈现出的气质和状态当然和经历有关。
这些年里,阿娇的名字在大众的视野里出现的频次要更多一些,结婚、离婚、上综艺、拍网大,她从未离开过热搜,吃胖一些,也会被人拿来调侃。
阿 Sa 则把重心放在了演戏上,时常有新片上映,也冲击过好几次金像奖,虽然都是无功而返,却在影坛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很多合拍片中的大制作,也开始愿意请她做女主角。
毫无疑问,作为艺人,阿 Sa 的发展要比阿娇顺利。
有时我会想,阿娇如果能和阿 Sa 的性格更相似一些,可能 Twins 真的有抵达天后站的那一天。
Twins 最火的时候有多火呢?据说,当年香港搞新年活动,都不敢让 Twins 参加,怕造成踩踏事件。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08 年是个分水岭,一场意外,把阿娇推向了风口浪尖。
我很讨厌有些媒体称呼阿娇为 " 艳照门主角 ",好像那件事是一场秀,表演给世人在看。
阿娇当然是受害者,但没人在意这些。
阿娇自己的应对,相比张柏芝的坦荡,也很难得到一个及格分。
时至今日,再看阿娇的公关,还是会令人感慨,一个人性格上的弱点,在遭遇危机时更是会被无限放大的。
那句 " 很傻很天真 " 被人嘲笑到现在的背后,是阿娇自始至终都把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
事件过后,阿娇多次道歉,说自己做错了事情,不该拍那些照片。如此一来,却反倒让攻击她的人找到了理由,并未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我印象很深的是,后来接受陈志云的采访,阿娇曾说自己之所以会拍那些照片是因为怕失去对方,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我真的相信,不管是作为恋人还是作为明星,她的姿态总是低到了尘埃。
这当然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阿娇是单亲家庭,妈妈十八九岁就带着她讨生活,童年飘零,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前几年她的闪婚闪离,也多少是性格所致,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自卑,因为自卑所以恨嫁,因为恨嫁所以顾不上所嫁非人。
阿 Sa 遇事时的处理方式则截然不同。
阿 Sa 也是单亲家庭,但父亲是文娱公司高管,家境好,父亲把她照顾得也好,她后来出过一本叫《单 · 亲 · 爱》的画传,记录自己和父亲的亲情故事,对于她来说,单亲的影响,几乎完全被爱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