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的驱使之下,她越来越疯狂。
仅对丈夫一个人,就进行了58 次作案。
平均每两周,就作案一次。
每一次,只需换成不同的部位即可。
这次是眼睛,下一次就是脸,之后又是腹部。
如此密集的伤害导致丈夫患上了罕见病去世。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之后,她还用同样的方法伤害了自己的妈妈、哥哥和弟弟。
甚至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被她自己弄死的。
这样的行为冷酷无情。
连报道案件的主持人都吐槽「野蛮行为,太无语了」。
除此之外,这部纪录片还有只为了拍到濒死照片就杀害模特的摄影师,韩国头号连环杀人魔柳永哲等等。
每一个案件都让人浑身发麻。
《追击者》中变态杀手的原型就是柳永哲
这部纪录片通过犯人这个独特的视角讲述案件,并非是为了「洗白」杀人犯,而是揭开他们虚伪的假面。
在每一个案件中,犯人都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如果在不了解他们的犯罪缘由,初看他们的主张时,观众会对这些犯人的同情心,掉入他们的逻辑陷阱。
比如,刚刚提到的恶女。
她自述犯案是因为孩子去世,患上了抑郁症。
同时,生活也十分困苦,不被丈夫理解。
这才掉进了金钱的漩涡之中。
但当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事实就会发现,这个理由非常荒唐。
在医生评估后发现,她根本没有任何心理疾病。
而且正如前文所说,她曾亲口承认,女儿是被自己杀死的。
很难相信,这样的一个人会因女儿患上抑郁症。
一切都只不过是她将罪行合理化,掩盖自己私欲的借口。
这样的犯人不在少数。
他们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装自己,扯虎皮拉大旗。
比如,经历被改编成电影《追击者》的头号连环杀人魔柳永哲。
他曾在一年内至少连杀 19 人,多为富人和性工作者。
在被捕后,他曾说杀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契机,女性不会再那么不检点,希望富裕阶层能觉醒」。
似乎他是为了实现正义才杀人的。
但在判断一个人时,不只要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实际上,柳永哲的每一个杀害对象都是他精心挑选的。
他会选择容易翻进去或是没有保安装置的房子。
把按摩女当作目标,是因为大多和家人们断绝来往,申报失踪的可能性低。
在其中,柳永哲也会自动排除不方便下手的类型。
他不会选择个子太过或者比较胖的女性。
只会选身材娇小的女性。
在这种情况之下,柳永哲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泄愤。
他曾和一个按摩女坠入爱河。
在这个过程中,他向女友隐瞒了自己的犯罪前科和癫痫病史。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
最终,还是被女友得知了真相。
他也随之被抛弃了。
因此,才决定杀害女性。
还有的犯人甚至把锅甩到受害者的头上。
比如,一个杀害情人和情人女儿的成乐株。
他称自己「当时处于不得不犯罪的状态」。
这让人以为他有什么难言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