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的很多时间都放在一件事上,就是 " 转型 "。
从 2017 年《心理罪》开始,他就试图挑战更复杂的本子和角色。
到了《动物世界》,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去磨郑开司这个角色。从前期一直跟到后期,还去机房看电影后期效果。
这种努力,让郑开司成为他转型之路上的第一个节点,就像是一次模拟考的小成功,为他划下了 " 如何达成目标 " 的正确方向。
于是之后有了《隐秘而伟大》,一个男主到了三十多集才真正开始成长的男主成长剧。
初入职场满怀天真和信心的新人顾耀东,他笨拙傻气地近乎可怜,抓小偷被记大过,赶走记者却被停职。当他因为劫狱失败,一边吃面一边哭时,这个角色才真正立住了。
顾耀东是李易峰 " 转型考试 " 里等来的那场期中考,他幸运地抽到了有能力的导演、合适的剧本以及妥帖的合作演员,然后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而《暗夜行者》,更像是他这场 " 转型考试 " 的期末考。
有复杂立体给出空间发挥的角色,反转悬疑的主线剧情,以及近几年最能检验演技的犯罪题材。
目前来看,他在这块 " 试金石 " 上表现还不错,台词处理和表演细节都比之前有进步,转型确实是有转出些名堂。
他的转型之路归结为一句话:有持续性的长目标,也有阶段性的小进步。
他在小鲜肉正如火如荼的那些年,就认识到 " 人气不过肥皂泡 ",于是坦然接受质疑,却立下对角色的追求线。
而他的小进步,多少都有自己的规划。
一开始,也走转型老三套,选前辈、跟名导、挑好角。
但从模仿到领悟再到呈现,没有别的捷径,还得是靠一部部戏硬 " 磨 " 出来。
等他自己能上道了,导演和合作演员开始成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他就敢选择极复杂的角色和本子。
《暗夜行者》就是如此,没有名导和大 IP 当 " 外援 ",角色又可以算他历届作品中最复杂的一个,他能靠的只有自己。
花絮里格外认真,一场轻松的对手戏加不加拥抱都要讨论半天,是得加入自己的想法去诠释的。
说到底,转型其实是个挑点运气的 " 选择 ",有人一部戏打通任督二脉从此改头换面,也有人一而再再而三也还是被困在舒适圈。
李易峰两者都不算,他缺点 " 一部惊人 " 的运气,但好在不缺达成目标的坚持和决心。
我想,这才是能被广泛借鉴的 " 可持续发展 " 转型之路,不放弃,总会有回报。
无论他这场转型考,最后观众给他几分,至少对他自己而言,问心无愧。
E 姐结语
李易峰今年 35 岁了,这不再是一个适合被叫 " 流量小鲜肉 " 的年纪,但却是男演员的黄金期,脸和身材的状态还没垮,比年轻人拥有更多经验值。
至此,任何一个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想法有规划的男演员,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面貌,这既是一种演员所谓的 " 转型 ",也是到时间之后的重新自我审视。
我想到剧里的另一位曾经的 " 小鲜肉 " 冯德伦,一开始他也是以 " 美少年 " 形象吸粉,帅气路线走好多年,但有个阶段他突然就去做导演,去转型;
到后来偶尔也演戏,不再在意形象帅气与否了,这次《暗夜行者》的廖警官,更让人恍惚——冯德伦也到了演大叔的时候了。
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演员在不同年龄都应该有不同的气场、魅力和个人特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贴合不同角色,演艺生命力也才会随之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