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似乎摸索出了一套演女高管的心得,并且屡试不爽、百试不厌。
脑袋昂扬,表情冷漠,目光不偏不倚,走路带风。
与人对话时,微微摇头晃脑彰显游刃有余,眉毛微挑彰显自信。
手上还要配些演讲家的惯用手势,一副海归精英做派。
但观众的评价是:重复、油腻,不想再看了。
演《欢乐颂》时是这样,《我是真的爱你》也是这样,演《假日暖洋洋2》也还是这样。
除了服化道和滤镜有略微差异以外,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来到了戏外也是如此,演完《欢乐颂》的那段时间,西装绝对是刘涛最钟爱的单品,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霸总味”。
甚至蔓延到线上,她在社交平台上跟别人的互动,也是这股子“霸总”味道。
套路化的演戏方式背后,是省却了雕琢角色的精力,是没有下苦功去研究如何演出差异度。
回溯到挑剧本环节,也是急功近利使然。
没有哪一个真正热爱演戏的演员,会去重复饰演同质化的角色,以至于使自己饰演的人物形象,固化到千篇一律、被观众摒弃。
看似四面开花,实则顾此失彼
刘涛这些年的事业可谓是四面开花,除了演员本职,她还横跨主持和直播,也染指商业。
但俗话说: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上综艺,尴尬连连;做主持,毫无水花;做直播,顾此失彼。
哪哪都有她,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演戏这个老本行也被人唱衰。
从《亲爱的客栈》第一季开始,刘涛已经开始试水综艺。
开播时,慢综艺正吃香,但观众反响一般。
第三季播出的时候,刘涛还沉迷于霸道女总裁的人设,搞起了“狼性文化”。
什么绩效考核,摸底排位赛,末位淘汰通通到位。
“我叫老板,不要叫涛姐。”
“对于大家,我必须六亲不认。”
时不时还要呐喊一句职场心灵鸡汤。
看得屏幕前的打工人一咯噔,怒气值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