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也非常显著——据统计,复工后 20 天,重映影片占 65%以上,占票房的 44.5%,其中引进片贡献了至少 40%。
去年春节档后,受疫情停工影响,好莱坞也青黄不接。
那时海内外的共识,是用老片救市。
突然空降的《阿凡达》是最成功的一个。
突然的停顿,让大家重新回味过去的经典,虽然票房不算火爆,但至少能让大家保持着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让我们知道,电影过去可以这样,电影的明天也不远了。
这样的期待和信心,才是市场复苏的关键。
但今年呢,重映片给人的感觉却是——
怎么又是你?
去年都已经自动忽略了,今年又自动弹窗出来。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重映华语经典呢?
毕竟大家老是说," 华语影坛倒退 20 年 "," 还有这等好事 "。
但老片重映,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
2018 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国产电影复映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产重映片应为 " 距首次公映结束超过两年 " 的影片,并规定重映片的 " 全部放映范围不超过 2500 个影厅,每家影院放映单部复映影片的影厅不超过 1 个 "。
这也让很多经典,只能望而却步。
另一个原因,老片重映看上去信手拈来,其实成本比我们想象中高。
2009 年,《东邪西毒终极版》重映,电影重新调色,换立体声道,修复时间是三年,成本过千万。
2017 年,《一代宗师》3D 重制版,当时华语电影重映最高票房,6600 万。
但王家卫表示:转制费比得上拍一部新片。
2015 年,《功夫 3D》版重映,票房 2560 万,转制费 2000 万,宣传费 1500 万。
换言之,华语经典重映,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也许要靠导演为爱发电。
你说,不制作新版,不就省下钱了吗。
但如果没有 " 新 " 的噱头,能够有多大的号召力,让观众掏几十块钱,一个下午的时间(算上来回通勤),出门去看个老片呢?
粉丝情怀不假,但真正有执行力的粉丝,往往是少数。
2018 年后,能靠重映赚一笔的电影,清一色来自引进片。
它们不受政策限制,也不需承担老片修复的高昂费用。
就算是修复版,反正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能上,不需要靠中国市场支撑全部的成本。
但就在我们看不到华语经典的时候。
隔壁的韩国却让人眼红,重映了《童年往事》《花样年华》《天若有情》《蓝色大门》《海滩的一天》。
分别发布了新版海报。
再看看对岸,这是台湾近几个月重映的:《春光乍泄》《秋天的童话》《重庆森林》。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
说白了,很多都是港台电影,当初就没有在内地上映过,即使今天能过审,版权方也不会为了有限的票房,大费周章去争取引进配额和走过审流程。
韩国和台湾的市场也许不大,但可以轻量化运营,快速上档,小赚一笔,打完收工。
所以这也是最尴尬的地方——
疫情爆发第三年了,防控的措施在成熟,大家的适应度在提高,影视行业也早已经开始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