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幼的她来说,学柳琴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一点也不快乐。
为了不练琴,有好几回她悄悄把琴弄坏了。她那点小把戏哪里瞒得过见识多广的父母,但父母并没有戳穿她,只是第二天又给她买了一把新琴。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夫妻两人都特别有耐心。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宋爸或宋妈就轮流骑了几里地送女儿去少年宫学习。
就这样,凭借柳琴这一技之长,她先是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2000年高考前,她就拿到了沈阳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如无意外的话,她毕业后应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然而,上天似乎不太满意她的这一选择,让她的人生来了一个急转弯。
2
1999年,获得保送资格后的宋佳,闲得无聊报了名,跟一个老师学通俗演唱。有一天,她坐在琴房等老师来上课,突然有一个漂亮时髦的大姐姐走了进来。
那个大姐姐,便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她的师姐范志博。
那天,范志博恰巧从上海回沈阳看望自己的恩师,结果在恩师那里发现了一个好苗子—清纯靓丽、气质脱俗、身材高挑的宋佳。
范志博对师妹宋佳说:“你的外形条件很好,不当演员实在有点可惜,你可以去考考戏剧学院学学表演。恰好我的母校上戏在哈尔滨也有考点,你不妨去试试。”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宋佳决定要叛逆一回,舍弃爸妈安排好的光明大道,要走一条充满未知和荆棘的路。
她瞒着爸爸妈妈悄悄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阴差阳错的是毫无表演基础的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上戏专科班。
其中,二试的考试题目是一个集体小品,题目是在公园里各自想自己的身份、事件。
有人演要饭的,有人演急病发作的,有人演与多年未见的好友重逢......
当时对演戏没有概念的她心想:“既然我不会演,我就不演。”于是,她呆呆地站在一旁,一动不动地站了三分钟。然后老师忍不住问她:“你可以演了吗?”
她说:“老师,我正演着呢。你要是觉得演完了,我就结束。”
老师听后啼笑皆非,直接把她“赶”下了舞台。
本来她的心情就很忐忑,老师这一“赶”让她更加没信心。她都打定主意,老老实实去读音乐学校了。
峰回路转的是,最后她竟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了。老师给她的评语是:“这孩子很真实,干净的就像一张白纸,做演员最忌讳的就是演。”
因此,她常常说:“不是我选择了演员,是演员这一职业选择了我。”
她本以为自己中途放弃民乐去学表演,父母会怒不可言。结果父母却轻飘飘地回应:“你想学啥就学啥,爸妈都支持你,但不能学两天、吃点苦就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