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小朱在少年宫门口看见了上海市的舞蹈学校在招生,瞬间就萌生了想成为专业舞蹈生的愿望。
征得爸妈的同意后,年仅 9 岁的小朱,便和其他小伙伴结伴,坐上了开往上海的绿皮火车。
小朱要去的上海市舞蹈学校,可以说是" 舞蹈家的摇篮 ",报考竞争非常激烈。
当年有3000 多人报考,而最终只有 30 个学生被录取,小朱便是这 30 人之一;
她的舞蹈之路,也由此正式开始。
进了练功房里,她才发现,根本没有漂亮的裙子穿。
等待着她的,是压不完的腿和练不完的基本功。
为了保持最完美的身材,她也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敞开肚皮吃:
" 早饭的包子,只能吃半个包子皮。如果老师来检查的时候,你的餐盘里没有一颗肉馅和半块包子皮,是要被罚跑的。"
2000 年,在接受了五年的系统舞蹈训练以后,
朱洁静终于迎来了她的第一次大型比赛——" 桃李杯 " 舞蹈比赛,
在比赛中,她获得了中国舞少年乙组优秀表演奖。
见识了不少比自己更强的同龄对手,回来后,小朱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
她很少出去社交,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提升舞技上——
训练、抠细节、总结经验、修改舞蹈动作,接着再练。
她拼到极致的努力,在两年后就得到了回报。
2002 年,已经在东方青春舞蹈团工作的朱洁静,参加了" 荷花奖 " 舞蹈大赛。
凭借作品《根之雕》,她摘下女子表演金奖。
拿下人生中第一个金奖,也让朱洁静信心大增,此后她更是像开挂般,将一个又一个的金奖收入囊中。
到了 18 岁,她解锁了新角色,首次挑大梁主演了《霸王别姬》。
年纪轻轻的小朱,在事业上,可以说是佳绩无数。
演完《霸王别姬》之后,她不仅屡次担任女主角,还被评委 " 上海市优秀青年演员 ";
上海歌舞团更是为她举办了" 粉墨佳年华 "的专场演出。
只可惜人生总是起起落落,朱洁静也不例外。
2009 年,成为首席演员一年后,朱洁静在排练中受伤。
" 膝盖髌骨滑位、左腿内侧韧带大撕裂 ",让医生在她的病历上,写下了" 不能跳舞 "。
这对舞蹈演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朱洁静来不及悲伤,她只有一个目标——一定要重新站起来!
她几乎找遍了全中国最好的运动神经医生,帮她进行高强度的康复训练。
五个月后,她不仅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重新回到了首席演员的位置。
如果不是她亲口说出这段经历,我们光看她的舞蹈,
只觉柔美却有力,轻盈又灵动;
又怎会想到,这是一位曾经被诊断 " 不能跳舞 " 的人啊 ...
近几年,在事业上,朱洁静从 " 首席演员 " 擢升成为 " 荣典首席 ";
在作品上,除了《朱鹮》,《永不消失的电波》也为她的舞蹈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 分。
来源: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