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歌星开线上演唱会刷屏不断。其中,周杰伦在 5 月 20 日和 5 月 21 日的线上演唱会更是将气氛带入高潮。
杰伦之前,借助线上演唱会刷屏的有西城男孩、张国荣、五月天、崔健等;杰伦之后,又有罗大佑和孙燕姿的演唱会直播延续热度,无不成为千万级别的流量利器。歌迷皆呼:" 都是青春的回忆 "、" 给居家隔离的我带来一丝精神慰藉 ",激起了大量的朋友圈转发和评论。
线上演唱会,自疫情以来便格外受到关注,其热度在今年三四月份,更加集中式地爆发,似乎有进一步发酵的态势。
线上演唱会,为什么火了?
实际上,线上演唱会的方式在 2000 年就已经出现,麦当娜便是第一个举办线上演唱会的歌手。2014 年,汪峰也举办了线上直播演唱会,获得了超 200 万的票房。而真正让 " 线上 " 成为了 " 演唱会 " 的重要方式,则是在 2020 年以后。
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线下音乐演出票房和举行场次数量突然减少。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一整年,总场次不到 1000 场,票房仅 8 亿元左右。2021 年,累计延期和取消的线下音乐演出超过 2 万场,直接损失将近 20 亿。
被搁置的线下演唱会,催化了对线上演唱会的关注。不少用户纷纷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上演唱会的直播数据被不断刷新。不过,如果 " 线上演唱会 " 仅是 " 线下演唱会 " 的替代,局限于线下演唱会的粉丝,还不至于爆火。
据 2022 年 4 月安永《未来消费者指数》显示,受疫情限制出行的影响,消费者更希望活在当下,更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包括度假、电子游戏、流媒体等,演唱会也在此列。同时,疫情加速了大众对线上互动场景、极致的娱乐体验更高层次的追求,进一步提升了对线上演唱会的渴望。
线上演唱会的形式之所以能爆火,其更真实的原因是:一方面看线上演唱会的门槛很低,大部分线上演唱会是免费的,只要点点手指头,就能在屏幕上观看一场盛大的演出。同时,由于大家只能在家,娱乐活动有限,所以靠演唱会来排解下无聊,另一方面,线上演唱会带来强社交价值,比如,在朋友圈转发演唱会链接,和现实好友一同追忆青春等。
如此一来,原本不是 " 线下演唱会 " 的受众也成为了 " 线上演唱会 " 的粉丝,而线上没有了 " 场地 " 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观众数量的上限。
从数据上看,5 月 20 和 5 月 21 日两天线上播出的分别为周杰伦的魔天伦演唱会和地表最强演唱会,平均下来一场演唱会的观看人数近 5000 万。以地表最强演唱会为例,在亚洲、澳大利亚、美洲和欧洲举行了共计 120 场,以平均每场 4 万观众计算,120 场累计观众大概在 500 万,可能还不到这次线上演唱会观众数量的十分之一。同样地,2022 年 4 月 15 日晚八点,主题为 " 继续撒点野 " 的崔健演唱会,现场观众只有一个人,而通过线上观看却超过 4500 万人次,点赞突破 1.1 亿。
拥有如此庞大观众数量的线上演唱会在变现上有哪些更多可能?
其盈利模式主要分两种,付费与非付费。第一种为付费演唱会,与线下演唱会类似,主要靠门票获取收入。
2019 年," 陈情令国风音乐演唱会 " 上线,腾讯视频线上直播总人数达到 326.7 万,每个观众都付出了 30 至 50 元不等的费用,使这场演唱会直播收益近亿元;2020 年 8 月 22 日,网易云上线的 TFBOYS" 日光旅行 " 七周年演唱会,该场次售票数破百万,其中最低票价 30 元,最高 860 元,同时在线人数峰值为 78.6 万人次,即便以最低票价计算,主办方仍有超 3000 万元的票务收入。
除了付费观看,另一种形式,虽然不收取用户的 " 门票 ",但凭借巨大的流量可以吸引广告和品牌冠名的赞助。例如,周杰伦演唱会的独家冠名商是百事可乐,广告位、点赞等一系列传播方式,让百事可乐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品牌曝光。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商业植入会把出场费覆盖掉。也就是说,平台办线上演唱会,基本是稳赚不赔,而且还能因此吸引更多的流量。目前来看,这种变现模式,反而比付费演唱会拥有更大的爆火概率。另外,现今还摸索出新的商业变现模式,通过在讨论区上方,不断刷出购买信息等卖周边,包括手办、腰包、渔夫帽等,但需要更加注意变现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