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人们才反应过来,男歌手有多任情史被视作“魅力”,女歌手做同样的事被说成“滥交”是多么地性别歧视。
后来,霉霉从黑称变成爱称。而今,她在纽约大学的毕业演讲实在太好了:
“我的经验告诉我:搞砸事情,感到尴尬,这太正常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和还愿意跟自己玩的人一起,把失败变成玩笑讲出来,这是人生的礼物。”
霉霉就是这么做的。
她在演讲里疯狂拿自己开涮,整个人身上仿佛写着四个字:活明白了。
也许不是女明星们改变了,而是时代变了。
现在我们明白过来,曾经娱乐圈对女明星 360 度无死角的审视,说到底是一种厌女。
她要既纯洁又性感,私生活完美无瑕,待人接物既不过分表现又不能木讷笨拙。
这“既要又要还要”里,设定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标准。
而这种不可能完成的标准设定之初,就预判了结局:
否定你这个不合格的女性。
这样一看,现在的舆论环境确实好太多了。
我们可以真诚地为汤唯、阿娇、王心凌、安妮 · 海瑟薇、泰勒 · 斯威夫特 …… 这些努力又闪闪发光的女性平反。
但似乎,这样的宽容又只对部分女性有效。
因为我们在呼唤女性视角、纠正性别偏见的同时,又在用侮辱性的歧视性的词汇形容另外一些女性。
譬如在好莱坞很火的亚裔影后奥卡菲娜和吴珊卓。
奥卡菲娜凭借《别告诉她》《美人计》《摘金奇缘》等片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被誉为“年度女性力量”,可是弹幕上全是对她的外貌攻击。
吴珊卓主演的美剧《杀死伊芙》可以说用女性主义重新改写了猫鼠游戏这种经典题材,她凭借此获得无数奖项,可是人们看不见演技和作品,只知道“丑拒”。
还有饰演赫敏的艾玛 · 沃森。
她最近皮肤晒黑,多出好多皱纹,颜值不复当年,曾经嗑“德赫 CP ”嗑生嗑死的网友,又开始说她像刚吸完毒。
之前她为女性发声、因为跨性别议题与 JK 罗琳产生分歧 …… 都被讽为“政治正确”“白左”,成为又一黑点。
我还想起了宋智雅,在《单身即地狱》开播时被奉上神坛,她是又奶又欲的女撩王,人间清醒大女主。
但当她被扒出穿假货,富家女人设翻车,之前种种被称为努力、清醒、可爱的特质,又被重新解读为:媚男雌竞割韭菜、棒子女滚出中国 ……
我知道宋智雅贩卖虚假人设牟利的行为本身是大错,但她第一时间出来道歉,依然被网暴到精神崩溃,又觉得她罪不至此。
我突然明白过来看到“汤唯被雷佳音气哭”视频时,我内心那种究极复杂的情绪的缘由 ——
它出现的时机太巧妙了。
恰好在汤唯惊艳戛纳红毯之后,她受尽委屈的古早视频才被挖坟,雷佳音微博时隔三年才被攻陷,当然她姐并不想要大家攻击或者网暴雷佳音,只是想要大家明白背后的逻辑 ——
你看,仿佛必须到等到一个女性足够美丽、足够优秀、足够成功之后,她之前的委屈才可以得以平反。
这个时代确实对女性更加宽容了,但是这份宽容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她首先得是一个“美丽、成功、正确”的女性。
而这,又何尝不是更隐形、更不以觉察的厌女?
最近热搜上的事情很多,这件小事很快也会被大家遗忘。
也许以后又会挖出更早的娱乐圈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视频。
比如《芳华》时期,冯小刚酒后让女演员跳舞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