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我是路人甲》
不是说没钱没背景,就不能进娱乐圈打工。
只是所谓普通人入行,就如叶子这样一般的,吃苦的韧劲儿要有,业务能力也得强,对个人的性格、双商等各种软实力的要求更是深不可测。
娱乐圈的镜像
有一点可以确定,娱乐行业几乎所有的工种都长期处在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里。
这行的公司大多都是制度上有双休日,但实际执行上没有。
甚至面试都不问能不能接受加班,既然选这行,就默认你可以。
就拿叶子来说,作为艺人团队的宣传,这几年恐怕没有 12 点前睡过觉,也没真正休过一个完整的假。
跨年得干活,春节得干活,周末就更不用说。
以至于,第一次和叶子吃饭,我见证了她全程两个小时眼睛没离开过电脑和手机的状态。
但凡多吃两口,微信的未读就可以新增上百条,毫不夸张。
片方、平台、媒体、供应商、品牌 ……
各方业务线和消息纵横交错,赶上宣传期,几十个群同时对线,眼睛一定要看准了,发错一条可能都是致命的错误。
打字再快,手也不能快过脑子,删删改改,谨慎措辞也是一种能力。
有过 13 年经纪 + 宣传经验的杨帆说,她几乎不删聊天记录,甚至有的可以保留到好几份工作之后,确定不会 " 东窗事发 " 才会删除。
杨帆虽然是经纪 + 宣传岗,但她做的工作可不止文字意义上的那些。
事实上,很多经纪公司内部制度和配置并不十分完善,有时宣传、执行经纪要充当助理的角色。
不仅要熟悉所有工作流程和细节,艺人的各种生活习惯,比如饮食等等都要心中有数。
杨帆回忆,做执行经纪时,她甚至要随身带针线包,防止艺人的服装出问题。
而她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次次意外堆积出来的经验教训。
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娱乐行业的工作人员逃脱不掉的宿命。
而有些附加的代价,不身在其中是想不到的。
杨帆带过一段时间男爱豆,会跟艺人同时出入各个工作现场。
因而,公司甚至有了 " 成文规定 " ——艺人身边的女性工作者必须戴口罩,短裤不能太短,衣领不能太大。
接机、接车的时候,遭到粉丝的推搡都是小事。
" 工作人员也没有隐私可言 ",粉丝还能够买到艺人身边所有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
最可怕的是,她的个人微博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被粉丝视奸之下。
" 这种安排明明就非常不合理,但我们哪有拒绝的权利 ",杨帆表示无奈。
有些不合理的东西,很多人一开始就觉得忍忍就好了、再坚持坚持就行了,但心里的那根弦,悄无声息就断了。
杨帆回忆,在做经纪人期间曾一度陷入抑郁状态,已经到了吃药的程度。
那段时间,她每天一睁眼就会不自觉地流眼泪,看到不断弹出来的消息就害怕,一想到要去公司就浑身发麻。
有这种问题的,不止杨帆一个。
事实上,这行的很多基层打工者普遍都有过被 PUA 的经历。
你完不成是你能力有问题,你完成了做出的东西也是一堆狗屎,你以为你策划了一个创意是自己牛逼,不,那是公司资源好,艺人或项目有红的命。
娱乐行业,若讨论明星的光鲜,至少还有聚光灯下的渲染。
而基层打工人的光鲜,就只活在想进娱乐圈人的幻想中。
规则都是以身试法试出来的
在这圈里干久了,再实诚也能多长 800 个心眼,缝 500 次嘴,深夜再自抽 200 个嘴巴。
关于这行的生存法则,真的找不出一套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
杨帆吃过的亏不少。
跌得最惨的那次,差点丢了这行的饭碗。
那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广告拍摄,杨帆带着自家艺人早早赶到现场。
品牌方、平台方等各个业务线也都派了人过去。
没想到的是,拍摄间隙,杨帆的艺人便遭到了其中一方负责人的语言性骚扰。
艺人瞬间黑脸表现出抗拒,但结果就是后边的拍摄遭到各种为难。
那时,杨帆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艺人已经将近一天一夜没有睡过觉了,年纪这么小,太可怜了。
她觉得自己作为艺人方,应该出面维护,便直接找到对方负责人当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