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转型为当时比较稀缺的唱跳歌手,剩下"三小天后",开始疯狂互卷。
王心凌的《爱你》大火之后,公司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炮制出了一首接一首甜歌:
《第一次爱的人》《honey》《睫毛弯弯》《DADADA》.....无一不将制服甜妹进行到底。
还趁机给了王心凌一个包装,用现在的话就是人设——
甜心教主。
不止音乐唱法、造型装扮,影视也都是这个路线。
从《微笑pasta》里天真率性的"乌龟妹";
到《天国的嫁衣》傻得可爱的成晓诗......都是清一色"傻白甜"形象。
当然,这也是当时大部分台偶剧最典型的女主形象。
与王心凌的成名相似,对杨丞琳也是熟悉的包装套路——
可爱教主。
双眼无辜、嘴巴嘟嘟的杨丞琳,的确天然地适合「可爱」这一人设。
她出演《恶魔在身边》里咋咋呼呼、喜欢整天幻想的女主齐悦,更是将可爱发挥到淋漓尽致。
也正因如此,杨丞琳成为千万女孩模仿的可爱少女。
她唱的主题曲《暧昧》,更是从中国台湾火到大陆。
最后一位加入"甜妹路线"的,是"电眼教主"张韶涵。
玛丽苏名作《公主小妹》,让她一跃成为当年的偶像剧女王。
主题曲《不想懂得》,多少少男少女在 KTV 里,即使够不着 key 也要扯着嗓子坚持唱完。
除了影视剧原声带,更亮眼的是她作为歌手在那个阶段出的一首又一首大热歌曲。
《欧若拉》《隐形的翅膀》《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随便列举一下,都是可以从头唱到尾不错一个字的不老歌单。
这股可爱旋风,也直刮内地。
当年选秀刚刚涌现,「酸甜女孩」张含韵横空出世。
那首被大众熟知的广告歌《酸酸甜甜就是我》,响遍了大街小巷。
不过,她们也自此被框在了"甜妹"的剧本里。
杨丞琳被要求夹着娃娃音上综艺,教人如何撒娇装可爱。
张韶涵这么坚强,也只能做被宠爱的公主小妹。
但现实是,"甜妹"背后,都是不得不努力的顽强。
杨丞琳小学时父母离异,父亲染上了赌博,家里背负百万债务。
她不得已辍学,16岁就出道还债,一个人还清1000万(台币)债务。
跟杨丞琳一样,王心凌也出身于单亲家庭。
她从5岁起就独自带弟弟,强迫自己要变得坚强。
张韶涵,15岁就担起养家的重担......
她们并不是含着金汤匙的甜美公主,只是时代需要"甜妹"。
而她们只能顺势而为,扮演成人们心目中的"甜妹"。
甚至,为了完成好别人给自己的角色,她们永远一副讨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