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隋坤 / 摄)
9 时 22 分,火箭正式发射,高健一脸严肃地在镜头前不停回答 " 北京明白 "。
在调度岗位上,调度员必须清楚状态、快速反应、口令准确。高标准之下,为的是让接收指令的人保持镇定,戒骄戒躁。前辈们无数次告诫高健,指令的规范性决定了任务的成败。
那一天,高健每次回答 " 北京明白 " 时,语调都有细微不同。尤其当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那一刻,他明显调高了声调,口令声更洪亮,也更庄严。
" 我只是个普通‘ 90 后’ "
走红的这一年,高健不断回想当天的场景,还是觉得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神舟十二发射当晚,下班路上,一天没看手机的他发现自己的微信 " 爆了 "。
朋友、同学、亲戚发来的直播截图挤爆了他的微信,都在欢快地询问着截图里那个沉稳又英气的年轻人是不是他。后来妻子告诉他:" 你这是要火啊!"
" 小分屏都挡不住他的帅气。"" 能力好强,青年好榜样。" " 颜值高又优秀的小哥哥都上交国家了!" 那一晚,社交平台上格外热闹,网友们一面倾诉着对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的喜悦与激动,另一面表达着对高健的欣赏与调侃。
· 神舟十二发射当天,高健出现在画面时,网友刷起了弹幕。
意外走红给高健的生活带来小小的浪花。
母亲与他视频通话时,总是调侃地问他 " 今天有没有收获更多粉丝 ",同事们偶尔也说他是 " 大网红 "。
改变最大的,是高健接到的采访要求明显多了起来。他心里明白,大众关心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调度岗位和航天事业," 我和前辈们还有很大差距,各个岗位的同事都很敬业、辛苦,大家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值得被发掘报道。"
网络的聚光灯一度让高健有些惶恐。如今人们总是带着滤镜看他,这让他 " 压力山大 "。但他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 "90 后 "。
· 高健称自己在生活中 " 是个普普通通的‘ 90 后’ "。(图源:我们的太空微博)
高健人生中最焦虑的时期是高考结束后。
从小到大,高健一直是家长眼中那个 " 别人家的孩子 ",高考对于他来说仿佛只是一层窗户纸,轻易捅破后便是万丈光芒。
但是,高健高考发挥失常了。
2013 年 6 月末,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内蒙古着陆。电视上滚动播放着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的画面,评论员兴奋地播报着中国航天事业新突破。
但在河南洛阳,电视机前的高健耷拉着脑袋,愈发苦闷。一心向往航天事业的他,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毫厘。他痛苦、失眠、烦躁,觉得命运跟自己开起了玩笑。
老师觉得高健的高考成绩很可惜,劝他复读。但高健认为除了睡觉就是学习的高考生活压力过大,无法再来一遍。想来想去,高健觉得 " 前无坦途后无退路 ",大不了去当兵吧,在部队再考。
然而报志愿时峰回路转。
7 月,他终被名校录取,专业恰好是自己喜欢的航天方向。8 月初,高健来到大学报到。
回忆起这段经历,高健沉思了好一会儿,他说:" 其实高中时我比较浮躁,非常贪玩,学习也很被动,高考发挥失常某种程度上不是意外。"
后来的大学生活抚平了他的毛躁,最终将他塑造成了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火的青年。
从 " 八哥 " 到 " 北京明白 "
大学毕业后,高健来到北京参加工作,遇到了现在的科长杨彦波。杨彦波是 "80 后 ",也是调度岗位上的 " 初代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