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啥,总觉得这两年我们都在过一种倒叙的生活。
古早偶像一再翻红;
陈年老梗杀回互联网;
过期的影视剧也频频登上热搜。
死去的回忆正在无差别攻击着我们。
很难说,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童年经历的产物。
但我们确实从没停止回望过去。
也不怪现在的人太容易怀旧。
咱们就看最近半年的热搜,直接带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型考古。
活成一匹狼的大 S,很难不让人想起《流星花园》里那个又勇又拽的杉菜。
甜心教母王心凌,以一己之力让全网梦回那些蹲守《微笑 pasta》等台偶的岁月。
还有再度合体的阿娇和阿 Sa,不夸张地说,她们看起来跟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里的自己一点都没差。
有人说:
" 怀旧是童年时期影响过你的模因在尝试繁衍,就像基因以生物遗传的方式繁殖一样。"
而这些刻入 DNA 的熟脸和老剧,确实在某个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
想看武侠,有金庸的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有古龙的《武林外史》《浣花洗剑录》《陆小凤传奇》,以及全剧杀到只剩片名的《小鱼儿与花无缺》。
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在一代人心中植入了一种东方浪漫主义。
当年的古装奇幻剧也层出不穷,但个个世界观独特,人设饱满。
《仙剑奇侠传》《水月洞天》《天外飞仙》,光是看到这些片名,90 后的大脑皮层就已经开始狂欢。
再看古装神话,有《封神榜》《宝莲灯》《欢天喜地七仙女》。
还有被网友点评为" 不光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种花露水的气味,切西瓜的声音,夏夜的凉风,回不去的河流 "的《新白娘子传奇》。
如果要罗列古装悬疑剧,那一定有承包了我所有童年阴影的《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
更别说那些台词精炼有力,到今天再看都觉得耐人寻味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
好像只是拉出部分片单,不用做过多的描述,我们就能轻易触达那种远去的、无法形容的自由。
而我们站在当下的庸常里,做出怀念老剧的这一行为,就像酒浇块垒。
众所周知,怀旧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可我们为什么需要疗愈?
关于 " 内娱已是一潭死水 " 的论调,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
作为观众,我们并非有意唱衰。
拉出那些被大伙儿盘到包浆的古早影视剧,从演员到编剧到服化道都无可挑剔。
光是一部《甄嬛传》,就撑得起大学生毕业论文、玩得转互联网整活大赏。
《仙剑 3》短短 37 集,至少 5 条故事线,几乎每个角色都很出彩。
再看如今,不少现代剧逮着一个题材使劲薅。
同质化严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一些古装剧里也再没有侠义,似乎只剩下了恋爱脑。
剧情拖沓,人物脸谱化,演技注水。
于是翻拍剧成了流量密码。
换来的是全网一片 " 毁童年 " 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