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3 年,19 岁的张曼玉获得 " 港姐亚军 ",和 TVB 顺利签约时,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沦为 " 渣男收割机 "。
张曼玉是单亲家庭,18 岁才随妈妈从英国回到香港,她本想做一名发型师,奈何命运蹉跎,把她送进了娱乐圈。她情愫未了,就与发型师 Eric 谈起了恋爱。
为了照顾男友感受,张曼玉几乎把所有含亲密戏的剧本都推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 Eric 与前女友的藕断丝连,自己一不小心,竟然发现掉入了 " 三人行 "……
如此渣男,张曼玉断不能忍,立马抽身而出,与 Eric 分手。但她不知道的是,20 年后,相似一幕再次上演,仿佛 " 渣男体质 " 的她,将会再次 " 被小三 "。
告别渣男,张曼玉开始专心搞起了事业。
1984 年,年仅 20 岁的张曼玉就出演了王晶导演的首部电影《青蛙王子》,与钟楚红成为朋友,还出演了由张国荣和梅艳芳主演的《缘分》。
同年,22 岁的梁朝伟在拍《新扎师兄》时,与 20 岁的张曼玉狭路相逢,入戏太深,被传假戏真做,梁朝伟还因脱离不了角色,演完后躺在地上大哭 ……
不过,这段感情还没有开始,就被按下了暂停键。因为那时梁朝伟身边有正牌女友曾华倩,而张曼玉依然钟爱 " 发型师 "。
1985 年的 2 月,张曼玉的新一任男友出现了,又是一名发型师,只不过这次换成了韩国的,名字叫 Markkim。
搞不成发型师,就搞发型师,这或许是她对少时理想爱而不得的一种变相满足吧。
在和 Markkim 的相处中,张曼玉仿佛找到了 " 真命天子 ",时常写情书和他互诉衷肠,还把情书给一个朋友看,谁知朋友转身就把情书登在了报纸上 ……
这件事,成了她和男友分手的导火索,再加上张曼玉时常拍戏,与男友聚少离多,感情终于无疾而终。
就在此时,事业上,张曼玉也迎来了自出道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二、
张曼玉已经演了很多影视作品,口碑却不怎么好,得了一个 " 荧幕花瓶 " 的恶名," 行走的花瓶 " 被牢牢地扣在张曼玉的头上,搞得她怀疑自己、极其郁闷。
关键时刻,港圈大名鼎鼎的大哥成龙,将她从一片质疑声中救了出来。
成龙当时已经非常出名,觉得演戏不过瘾,就开始自导自演。那时他和张曼玉有一个共同的经纪人陈自强,于是成龙导演的《警察故事》,女主角就定了张曼玉。
当时,外界不断质疑张曼玉的演技和资源。拍《警察故事》时,张曼玉也并不顺利,经常一个镜头 NG 几十次,惹得成龙对着她破口大骂。
有一次,成龙甚至把矛头指向陈自强,直接质问:" 为什么不先试镜再签约?"
张曼玉很难过,更加拼命拍戏,极力想摆脱 " 花瓶 " 的称号,每场戏都真刀真枪地干,不用替身。
有一场戏,她的额头碰到了铁床,鲜血直流,去医院缝了 17 针。可这非但没有阻挠张曼玉向前的脚步,反而逼得她咬紧牙关,拿出了狠劲。
《警察故事》上映后,拿到了当年香港最高票房,还拿了 " 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 "。这也让张曼玉对演戏有了更深的认识:想摆脱 " 花瓶 " 的标签,在演技上得玩命!
不过,此时距离张曼玉真正大火,中间还隔着一个男人。
三、
这个男人,就是大张曼玉 7 岁的尔冬升。
1988 年,经纪人陈自强看张曼玉总是遇人不淑,屡遇渣男,就把自己最喜欢的男人尔冬升介绍给了她。
尔冬升是电影世家出身,小名小宝,他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一个姜大卫,一个秦沛,都是香港演员。尔冬升本人又帅又有才,张曼玉对他一见钟情。
张曼玉一厢情愿地以为她和尔冬升会有一个好结果,在媒体面前高调地公开了两人的恋情,还说 " 希望大家祝福我们 "。
但 31 岁的尔冬升,已经演而优则导,风头正盛,并不想安定下来,时常有一些花边。连一直和尔冬升合作的倪匡,都在《今夜不设防》里,半开玩笑地和张曼玉说:" 小宝花心的生活很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