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最大的优点,就是正常,全方面各种意义的正常。"
做到 " 正常是优点 " 的《梦华录》,竟然是当下难得一见的优质古偶剧。或许 " 预言家 " 呼兰才是最大赢家—— " 在这个社会上,只要你正常,就已经比 90% 的人强了 "。
古偶剧男主,个个是呼兰,个个不如呼兰。
天下苦古偶剧久矣
在《梦华录》的佳绩背后,其中五星好评占比高达 58.8%。大量打下五星的观众,大概心里都怀揣同一个念头:天下苦古偶剧久矣。
给《梦华录》" 怒打五星 " 的这种报复性打高分行为,除了是对《梦华录》的认可,更多的是观众的态度宣示:古偶剧受众不是傻子,只有高质量的作品才值得肯定。
《德塔文 2020-2021 年电视剧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于古偶剧的兴趣有一致性,这是该品类频出爆款的重大原因。
古装、都市、时代,电视剧类别三巨头。
在电视圈,曾经遵循着 " 得古偶者得天下 " 这条铁律。目前电视圈中杨幂、赵丽颖、刘诗诗等当红女演员,正是用一部又一部古偶剧奠定了她们 "85 花 " 的江湖地位。
这亦解释了为什么优爱腾持续不断地开发古装言情 IP,并把头部的演员和资源尽数投入其中。随着互联网巨头入局电视剧制作领域并拥有更大话语权,S+、S 级的项目意味着电视剧也能拥有电影级别的高投入。
大 IP+ 流量演员 +S 级制作项目,成为了古偶剧的 " 无脑成功公式 "。
下一部《仙剑奇侠传三》,在永远不会来的路上。
但与此同时,这个简单粗暴的财富密码也让平台创作落入古偶流水线圈套。IP 先行,明星造势,专业人士话语权消失,从此陷入死循环。
2022 年第一季度,三大视频平台连续贡献了《镜 · 双城》《与君初相识 · 恰似故人归》《且试天下》三部 S 级以上的大制作古偶剧,无一例外全部遭受恶评。
这些 S 级项目大制作古偶剧的失败之处,并不难理解。
有些古偶剧,只看动图都足以让人退避三舍。/ 《镜 · 双城》
由网文大 IP 改编而来的古偶剧,和体量庞大的原著相比,剧版需要进行大幅删减改动,难以兼顾剧情与情感同步推进。
剧情硬伤明显缺乏逻辑," 工业糖精 " 般的情感纠葛难以让人动容,在这种前提下,漏洞百出的故事还得为感情线服务,随时随地营造 " 恋爱氛围 ",以博观众一笑——嘲笑的笑。
已经沦为笑柄的 " 电影咖下凡 ",则反映了另一重问题:演员选角并不与角色适配。
前有《千古玦尘》的八荒第一美人周冬雨,后有因《君九龄》而 " 荣获 " 古装第一丑男扮相的金瀚。如果不能做到 " 颜值不够演技来凑 ",在颜值即正义的古偶剧中,丑,真的是原罪。
古偶剧,处处是雷区。 / 《千古玦尘》
即使解决了 " 颜值 " 问题,公认的古装美男子杨洋出演的《且试天下》同样口碑扑街,则是一种流于表面的 " 不走心 ":廉价的服道化、幼稚的文戏和浮夸拙劣的武打戏份,都反映了制作班底的敷衍。
《梦华录》" 意外 " 爆红的背后,是观众对于各种流水线古偶剧的厌倦与不满。
全靠同行衬托的《梦华录》无疑是精彩的,或者说,《梦华录》究竟有多好看,取决于当下的古偶剧还能继续摆烂到什么时候。
古偶剧与女性叙事
脱下古偶剧滤镜,《梦华录》还算得上是一部 " 必看神作 " 吗?
即使《梦华录》刷屏全网,部分观众的 " 逆反情绪 " 亦可一窥。《梦华录》开播不久,其编剧张巍就因为 " 口碑翻车 " 而出圈。
面对部分质疑声,张巍的朋友圈和微博,均转了一篇长达 1 万字的豆瓣影评,叫做《借古典意象演绎新价值观,不太还原剧情却把握原著悲天悯人的神髓,文化专业的纠正一些误解》。
目前转发微博和影评原文均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