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中的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硬生生给他说成 " 差之毫厘,差之万里 ",闹了一场大笑话。
最尴尬的要数和李健的访谈名场面,当被李健问道有什么好书推荐阅读时,靳东支支吾吾,说自己看的书比较杂。
李健只好回应一句:" 没关系,只要别说禁书就行啊。"
没想到这到给了靳东一个好思路,东扯西扯回应了一句:
" 对都是禁书,通常都给我扣在海关,所以不好分享。"
强凹文化人设,翻车猝不及防。
无独有偶,歌手范玮琪曾凭借 " 哈佛大学毕业生 " 的光环圈粉无数,一度成为娱乐圈女学霸代表。
结果经网友查证才得知,她实际就读的是哈佛继续教育学院,只需 " 修三门初级课,交个申请表,就可以在网上或者夜校进修。"
眼看学历造假之事败露,范玮才赶紧发布了一篇长微博,狂打苦情牌,模糊了事件的真相,但她的口碑也自此一落千丈。
当然,要说起最著名的学霸翻车代表人物,还得是 " 不知知网为何物 " 的翟天临博士。
当年直言 " 等我什么时候穿上博士毕业服拍照,我会上热搜,让你们看看谁牛。"
然而穿博士服的热搜没等到,倒是等来了 " 取消学位 " 的热搜。
每到毕业季还会被广大应届生在微博评论区里反复质问。
图片来源 @翟天临微博评论区
恩爱夫妻离婚可以美化成体面分手,下辈子还是好朋友;
富二代人设立不下去了,也能说成家道中落;
无论这些人设如何翻车,公关都还能想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及时补救。
可一旦 " 学霸人设 " 翻车,那可就是无可挽救的 " 全民公嘲 " 场面。
众所周知,术业有专攻。
明星是不是学霸,和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没有人在意王宝强学历不高,因为他将每一个小人物都演得深入人心。
来源:《Hello! 树先生》剧照
更不会有网友去追究荣获影帝的张译,其实并不是科班出身。
当一个艺人的作品足够优秀,自然会有底气,不需要虚头巴脑的光环加持。
只有本职工作上都是拿不出手的成绩,才吹起虚假学霸人设的泡沫。
反之,学霸光环这事儿,也只有当艺人的业务能力拔尖时,才会成为加分项。
李健的歌曲总是有着来自生活的通透,有人问他,在清华读书对他的音乐创作有什么影响时,他的回答是:
" 如果不来到这个学校,我可能不会做一个歌手。恰恰是这样一个理工科院校,当它的人文气息出现的时候,就会特别吸引人。"
撒贝宁自称芳心纵火犯,从来都不仅仅因为他的一句 " 北大还行 ",更重要的是几十年来过硬的主持业务水平。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强行捏造学霸人设的明星团队,才能醒悟过来——锦上添花,首先得有锦。
与其为了讨好大众精心维持一个浮于表面的假象,不如好好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
有文化固然是一种魅力,但假装有文化,只会闹出不可理喻的笑话。
观众希望看到的,永远是对生活具体感知、对角色有深刻理解、对作品有真切感悟的艺人。
营销打造出的流量泡沫,一吹即破。
更不必给自己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些试图通过营造学霸人设来吸粉的艺人,心中想着的,到底是希望给粉丝起到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