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景或叙事,讲究留白。
月下,微醺,一人在水,一人凭栏,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波声、虫鸣,旁人话音皆不入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心中只有彼此 …。
包括,让录人日盼夜盼的 " 鱼水之欢 "。
不满。
更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主创别出心裁,只可惜这部剧的定位是古偶。
旁的题材,看着不称心意还能说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而古偶,连一个 " 期待国产剧水准倒退十年 " 的里程碑都没有,听起来就上不得台面。
古装得个七八分,得复兴武侠吧?
再想冲八九分,得精于权谋吧?
小情小爱,多单薄。
糖且能嗑着,但拿 8.8 就是它不配了。
许多人理智评价:分数虚高,全靠同行衬托。
由《梦华录》罕见正常审美,引发观众 " 报复性消费 ",逻辑完全成立。
可是,当古偶已经形成一个门类,我们不能单纯地在这个范畴内去评价作品次好吗?
人人都说,《梦华录》一枝独秀的根本原因是 " 大势所趋 ",却少有人说古偶环境差到让它背锅。
出身小家子气,打根起不具备入选年度高分国产剧的资格,多讽刺。
说到底,是那些烂剧导演限制了古偶的发展格局。
甭管是 " 姑姑过儿十六年再相遇 " 的宿命玄学,
还是 " 天仙成年后第一部电视剧 " 的噱头。
这些不比 " 高级脸 "" 战损妆 " 那些歪曲审美的虚假营销喜闻乐见?
等更新的日子,大家主动考古。
探讨剧情的帖子下有活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
内娱多久没这么热闹了?
《梦华录》凭本事开创了属于高分古偶的时代。
咱们必须支持它卷死 " 古丑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