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迈出了关键一步。

正午阳光的成功并非偶然。
在影视圈内,能领会政策跟风拍出一部影视剧并不难,难的是不仅能把握政治环境趋势,更要有扎实细致的专业创作队伍。
正午阳光的创作团队堪称强悍,不仅选题巧妙,整个编导队伍也是超豪华级。
即便《大江大河》《山海情》这样顶着献礼片的电视剧,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之复杂,特别是剧中涉及人性灰暗的一面,也不是一般影视公司能驾驭了的。
在烂剧、神剧横飞的时代,内容为王,剧本更是重中之重。
离开体制的正午阳光在版权和剧本费用上十分慷慨,只要作品过硬,多贵都愿意买,而且不还价;与优秀的编剧合作,费用一栏是空着的,等编剧自己填。
不仅如此,正午阳光的“铁三角”更是作品稳定输出的重要保障。
董事长侯鸿亮只负责选题和对外商务合作,创作基本全交给孔笙带领的团队去完成。

孔笙主导的导演团队,除了大弟子李雪,更有从副导队伍走出的简川訸、张开宙、孙墨龙等人,真正形成了老带新,新帮新的创作梯队。
不论是张开宙独立执导的《如果蜗牛有爱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是简川訸执导的《都挺好》,孙墨龙执导的《我是余欢水》,都激起了一定的反响。
在演员选择上,正午阳光最大的特色就是配角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戏骨”,剧中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
在演员费用上,正午阳光一直坚持演员成本不能超过总成本的50%,可还是有许多演员希望合作,甚至自降身价来参演。
钱不钱的好说,演员们很清楚,正午出品,必属精品,能在其中扮演个角色,不仅能锤炼演技,也能迅速为观众所熟悉,对自己的职业道路百利无一害。
在业内,因长期只用专注表演、能吃苦的同一批普通演员,正午阳光被戏称为“内地TVB”。
只要在正午阳光剧里认真出演,任何角色都有机会爆红,哪怕再小再不起眼的角色也有可能。
“女特务”王鸥在圈内沉寂十多年终凭借《伪装者》一炮而红;《欢乐颂》里的杨紫终于摆脱《家有儿女》中“乖乖女”的尴尬形象;连《我不是余欢水》里并非女主的“梁安妮”高叶也凭借性感的形象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