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是从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里走出来的,这个比赛还挖掘过瞿颖、马艳丽、杜鹃等中国模特中坚力量。
2005 年,初出茅庐的刘雯拿下了湖南赛区的冠军,却在总决赛的时候失利。
那时刘雯 17 岁,比赛结束后,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 妈妈我都没有拿奖,他们都不喜欢我。"
刘雯的哭点从小就很低,动不动就哭唧唧,直到现在也是。
但谁知,表面爱哭啼啼的小女孩,内心住着一个刀枪不入的女战士。
接到来自北京的工作邀请,还未成年的刘雯离开她的家乡——湖南小镇永州,独自来到了北京,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模特。
入行之初,是一段回忆起都会让人心酸的低谷期。
面试总是不通过,走秀有一场没一场,同样是刚做职业模特的女孩,她的秀场数量连别人的零头都不到。
合租的姐妹经常忙到不着家,而刘雯却只能宅在房间里,听着隔壁门开了又关的声音。
这样的境况,对于一个初入社会就被 " 毒打 " 的女孩来说,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说了,刘雯的内心,是个女战士。
没有工作,她就买杂志回家研究学习,从别人的硬照中学着怎么凹造型,怎么处理肢体、眼神、面部细微的表情,然后对着镜子模仿。
只要有工作,她就接。
时尚圈有一类工种叫试衣模特,是专门为明星或者其他模特试穿衣服的,这样的工作一般模特都不愿意接,但刘雯不挑。
或许是老天爷奖励一直不曾放弃的她,贵人就在此刻登门拜访。
时尚杂志《嘉人》的编辑崔丹看出这个女孩与众不同的气质,邀请她出演自己的短片,还介绍给了彼时《嘉人》的全球顾问约瑟夫 · 卡尔。
这个眼光毒辣的前辈,一眼就被刘雯吸引住了。
卡尔将这张面孔与坎贝尔、凯特 · 莫斯这些超级模特相提并论,他预言这个稚嫩的姑娘将成为大明星。
因为,"Light loves her"。
刘雯的面部线条简洁凌厉,不会抢夺衣服的光彩,给造型足够的发挥空间,但谁也无法忽视她本身的气质,干净、淡雅、古典。
卡尔拍板让她登上了《嘉人》。
彼时国内时尚圈在起步阶段,各大时尚杂志轮番亮相,《Vogue》捧红了模特杜鹃,《嘉人》也需要这样一个如同名片的面孔。
刘雯,就是他们的首选。
约拍工作纷至沓来,刘雯的生活一下子被各种拍摄行程填满了。
2007 年,刘雯更是登上了《嘉人》的金九封面,在这张新鲜的面孔旁边,写着 " 刘雯 时尚圈神秘炸弹 "。
这样 " 神秘炸弹 " 一样的人物,掀起了一阵时尚风暴,刘雯的名声很快打响了。
这时,卡尔又为她提出一个改变人生进程的建议:去国外。
国外的时尚行业早已高度发达。
出国,意味着更专业的训练,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但也意味着放弃国内打拼下来的一切,在陌生的环境,从头再来。
就像她 17 岁可以毅然决然从永州到北京闯荡,这次从国内到国外,她照样没有退缩。
第一站,米兰时装周,刘雯每天睁眼就是工作,并且是竭尽所能,抓住一切工作机会。
" 如果时装周一天有 5 场秀邀请我去走,我一定会用尽各种办法确保我能把这 5 场走完,只要这是我可以做到的量,我一定不会只走两场。"
在外人看来,时装周的舞台光鲜亮丽,但后台真实的状况,却是截然不同的。
这里总是忙碌的、慌乱的。
所有人提着一口气与时间赛跑,连催促都是吃了枪药一般的焦急。
模特则常驻后台,随时为无缝转场做准备,累了就盖件衣服,坐在地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