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感被点满的同时,还有一些视角设计的暗喻也很到位。
一些身临其境嗑 CP 的代入视角
顾千帆和赵盼儿心意未通却又忍不住互相关心,他想看她的伤口,通过孙三娘偷窥的视角看到两个人的拉拉扯扯。
一些置景的留白细节,微妙生动地体现了主角当时的情感波动
没有一个镜头是无用的,即使只有一个景都被赋予了意义。
比如,赵盼儿对顾千帆的心意无法捉摸,心烦意乱之际。
拱门场景一重又一重,二人置身其中纵深感非常强,情愫难诉,心乱如麻。
又比如,顾千帆再次来到和赵盼儿初遇的茶铺,重游故地,心境却已大变。
想起当时的场景百感交集,他挨靠的地方和以前盼儿的一样。
当时的盼儿为自己被欧阳旭抛弃而痛苦,此时的顾千帆却因为思念心上人伤心。
这些细腻又到位的设计,体现出来的就是导演和观众之间无形的默契。
仿佛跨越了屏幕,通过这一个个独特的设计,将女性向的取悦点被转化成极具质感的画面。
我们嗑的不仅仅是那两张顶级神颜,还有导演为我们观众专门设计的爱情盛宴。
除了 CP 向的浓墨重彩,《梦华录》在中式美学意境上也做了相匹配的努力。
这是在拍一部古装剧,但主创团队同时也是在用诚意描绘一幅古代画卷。
江南水乡、繁华东京、华衣美服、余音绕梁 ........
世界观的搭建,审美体系的堆砌,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是细节。
选景上,导演走遍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嘉兴、南浔、拈花镇、西塘、同里古镇等众多城市进行采风。
" 留白 " 的写意概念。
对街道也进行了复原的大改造。
拒绝 " 行活 ",力求在旧景上拍出新鲜感。
最后出来的效果在剧里有目共睹。
小桥流水,庭院淡雅。
好想跟着三姐妹住进去啊!
有了美景,再来看看美服。
造型指导黄薇在不同的人物造型上,融合了独特的宋锦刺绣技法。
全是一针一线的细节。
在宋代美学意境上注入了现代审美,更符合现代人的想象。
每个角色还会根据阶段区分衣服的特征。
盼儿这套表演服还没出场,已经点满期待值。
仕女簪花图有脸了!
镜头构思上,导演设计了很多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就是为了把美感和戏剧的韵味表现出来,有一种长卷画一样 " 移步换景 " 的美感。
比如赵氏茶铺、三姐妹东京看新房的两段长镜头就非常丝滑,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好似主角带着你纵观全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