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收割了胡歌的荧屏初吻。
这几个女星有共通的地方:会在乎事业,但在野心和侵略性,并没有那么强。
高圆圆上《十三邀》的时候,许知远喊她看电影《南京!南京》。
她表现得也很羞怯,遮着脸问:能不能不看?
硬着头皮看了当时的片段,很坦诚地说,自己是 " 形象大过角色 " 的女演员。
知道天花板在哪里,高圆圆没有过分苛求自个儿,倒是挺随遇而安的。
《新世相》曾经专门给她做了一期策划,主题是:39 岁的高圆圆,准备好接受自己的平庸了。
镜头下,她的情绪自然流露,坦言离 40 岁越来越近,反而不再给自己严格设限。
而蒋勤勤当初也有过很好的机遇。
像《乔家大院》播完后,有很多类似的角色找到她,但一概被推掉了,重心逐渐转向家庭。
在拍戏这件事上,蒋勤勤是典型的 " 就高不就低 "。
从黄金时代走过来的沧海遗珠,是不会走量拍戏的。
而市场上,写给这个年纪女演员的剧本,本来就少,好的更少。
蒋勤勤也不愿意牺牲掉多年口碑,她觉得:
心里的那个标准,便很难轻易降低,也无法做出妥协。
而孙莉更加佛系。
回归家庭后,孙莉跟演艺圈,为数不多的连接方式是:《暗恋桃花源》话剧巡演。
因为黄磊也会演,等于夫妻一起上班下班。
甚至,黄多多从小就在《暗恋桃花源》的舞台上长大,对这个舞台有天生的亲近感,还向赖声川伯伯要了个小角色。
一家三口,换了地方,还是一家人,在一起干一件事。
对于能不能翻红这件事,她们本身就没有强烈的企图心。
当然,她们的选择,也和那一代人的感情观,有分不开的联系。
从年龄上说,她们都算 70 花,和杨幂、刘诗诗为代表的 85 花相比,婚姻观上还是有不小差异的。
同样是找同行结婚,但目的截然不同。
70 后的花旦,更看重婚姻中的稳定。
一旦结婚了,她们不太喜欢变动,大多会从一而终,自己的事业,也会在无形中给家庭让位。
她们更多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找一个靠谱的同行,也能让自己从繁忙的事业中抽身,不用担心下半生的安稳。
像孙莉和黄磊的结合,更多时候也是互相成全。
黄磊和孙莉结婚之前,走的是文艺男路线,代表作,也是风格相近的《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
而走入婚姻后,黄磊身上贴上了 " 宠妻 " 的标签。
黄磊在外能像拼命三郎一样搞事业,回到家里也能贴心地,给孙莉下厨做饭。
这种居家好男人的画风,从戏外带到戏里,黄磊这几年的人设,也更鲜明了。
从《夫妻那些事》,到现在 " 小 " 系列的《小欢喜》、《小敏家》,有烟火气息的暖男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小敏家》里,和女儿统一战线,跟前妻李萍斗智斗勇,而对待小敏,也是体贴入微 ......
反观 85 花,她们找同行结婚,相当于资源整合。最好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合体捞金。
就像 AB 的婚姻,就像一场商业联姻,她就是其中的获利者,当羽翼丰满之后,婚姻也早已不是什么必需品。
如今的 85 花,大多处在 35 岁左右的年纪,在事业上,她们还是想再努力突破一把的,也还有时间杀个回马枪;对于 40+女星而言,走下巅峰,就很难再爬回去了。
道理也很简单:市场就那么大,观众的选择又那么多,旧的女神总是要给新的女神腾出位置的。
有几个能那么幸运,遇到《人世间》这样的好剧本,成为第二个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