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亭》却重新回到了多年前国产 " 悬疑片 " 的套路,演员的角色契合度,题材能让观众沉浸式参与推理的感染力,都被浪费,精华似乎全在预告。
抛开悬疑推理诉求仅当成一部新作来看《回廊亭》,观众也很难沉浸式追剧,因为它的细节槽点,赶客程度与主线的零碎旗鼓相当。
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作品呈现出的 " 日式内核 ",编剧在改编上没有做到自然落地,将豪门人物刻画得很虚浮,海外 IP 改编的水土不服情况再次暴露。
拍摄方式也集齐了多种受到诟病的问题,明明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讲人物身份与行为,却仍旧不能清晰地说好故事,剧情推动,几乎全靠旁白支撑。
再往后看,你会发现编剧对旁白的过度依赖,或许是因为不怎么擅长写这种题材的台词,商战对白宛如过家家,一开口颇有古早浮夸味。
男女主互撩台词也很苍白,预告片里站在一起就能火花四溅、几句简短推拉就引人脑补角色,正片 CP 感也很强,但进行密集对话桥段,反而没那么够味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剧画质够精、演员够契合、体量够短小,可能会让人觉得它是压播了五六年的老剧,从拍摄方式到剧本内容,都有 " 水 " 味。
悬疑题材钟爱但被国产剧滥用的手持摄影,同样出现在了《回廊亭》,无论需要渲染气氛的情节,还是角色的日常生活画面,镜头都会出现晃动情况。
希望导演不要再用追求 " 真实 " 代入感来给手持摄影被滥用开脱,镜头晃动被大众厌恶,从来不是因为观众欣赏不来,而是它总是被滥用、被用在不适合的地方。
一部悬疑犯罪片,又是 12 集的小体量,推理氛围快速立信,剧情极尽精炼紧凑,才是观众对精品的期待,就像让作品未播先火的预告片一样,以内容取胜。
但不知前两集是制作方拿来凑数的,还是全剧都是这个调调,从目前内容来看,《回廊亭》并没有被精心对待,一部有爆款基础的好苗子,被拍成了 " 水货 "。
很多网友会用诈 " 片(骗)" 来形象预告、剧照吸引力十足,正片内容却大相径庭的影视剧,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回廊亭》应该是诈 " 片 " 中的高分选手。
这种情况,委实让人觉得可惜又愤怒,可惜于制作方终于选对了演员,却没能做出对得起卡司的成品,愤怒于 12 集的迷你剧,也能拍出 40 集注水剧的效果。
前期行业贡献了不少优质悬疑迷你剧,但制作方要弄清一个问题,它们能受欢迎," 迷你 " 体量与人气作家的 IP,都只是辅助条件,内容优质才是成功的基石。
如果觉得只要集数短、演员选对味、题材有市场空间,就能分一杯红利,那就大错特错了,内容永远是口碑之王,是惊喜还是失望,观众分得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 ( 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 ) 为自媒体平台 " 网易号 " 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