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的一天,李咏在化妆间一边休息一边看台词时,
眼前突然一黑,咚的一声摔倒在了地上,手里的一塌演讲稿也散落了一,
随后李咏就被救护车悄悄拉到了就近的医院里,
躺在病床上,李咏得知了自己的患上了喉癌,需要住院治疗。
稍作考虑过后,李咏与哈文递交辞呈,决定一家三口前往美国,并且让女儿法图麦在那里注册了学籍。
李咏这一系列做法,让网友们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赚够钱跑国外潇洒”;有人说他“忘本”,
总之没几个好听的言论,基本上都是谴责李咏的。
18个月之后,李咏的妻子哈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文字:“永失我爱……”
大家才得知了李咏为何那样做的原因。
李咏病逝后,他的遗孀哈文却仍然“守”在他身边,
仍然在他生日的当天准时为他送上祝福,
如今李咏已经离开四年了,哈文的选择让人泪目……
一、
18岁以前,李咏与哈文两人的轨迹,就好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一个身在宁夏物质条件丰厚的家庭,另一个则生活在遥远的新疆农户。
1969年,宁夏一户住宅楼里,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哭哭啼啼的出世了,这个宝宝就是哈文。
哈文的父亲是当地的干部,母亲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
即便是家里只有一份经济收入,但是这也足够让他们一家的生活绰绰有余。
在哈文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时而慈祥又时而严格的人,
所以她总是对他又爱又怕。
平日里哈文的父亲只要一有时间,总会抱着小哈文去公园里游玩,
还总是会给她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直到哈文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的时候,父亲就收起了往日里的温顺,
而是成为了一个对哈文要求十分严格的父亲。
父亲十分注重哈文的学业,因为他认为,不管在什么时候“读书就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即便是当时家里的条件也很优越。
刚开始,哈文实在是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要求她,
因为同龄的孩子在那个年龄都是以玩为主,
可父亲却要求哈文以学业为主。
再后来,等到哈文长大一些之后,她渐渐明白了父亲这其中的用意,
于是开始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
哈文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所以她想着以后考上一所传媒大学,
想要成为一名导演,
对于哈文的这个想法,父亲并没有反对,而是鼓励她考上全中国最好的传媒大学。
由于从小打的基础好,哈文只要稍作努力就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
并且拿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大她一岁的李咏恰巧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两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同班同学。
这边哈文的童年比较顺利,但另一边李咏的童年就充满了故事,甚至还有些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