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04年的《金枝欲孽》邓萃雯、黎姿、佘诗曼全部入围,感觉应该给每人发一座奖杯。
所以,当佘诗曼凭借《凤凰四重奏》获得双料视后时,也就不难理解她哭得脸都皱起来了。
只有自己知道一路走来有多艰辛。
02
佘诗曼提名视后10次,这个数字只有宣萱能与之抗衡。
除了要有演技,长时间扛剧也是必要条件。
刚出道时,针对佘诗曼总能接到重要角色,人们颇有微词。
《雪山飞狐》的苗若兰,《刑事侦缉档案4》的文婉兰,当时佘诗曼演的多是让人我见犹怜的小白兔。
直到2001年《倚天屠龙记》的周芷若,前期还是她最擅长的文文弱弱演法。
故事后半段,赵敏抢亲,周芷若"新妇素手裂红裳",佘诗曼将周芷若由爱生恨,逐步黑化的情绪刻画得细致入微。
也让人看到她身上的另一种可能性。
包括后来的尔淳、娴妃,也都是个性复杂,很难用传统好人坏人的标准去评判的角色。
马国明曾说佘诗曼穿上不同戏服,就能展现给人不同的感觉,戏路很广。
的确,看她入围的作品就能发现。
既有《公主嫁到》的刁蛮大小姐,也有《天与地》里杀害前夫的摇滚女,抑或是《宫心计》刘三好这种正义善良的大女主。
随着年龄增长,对角色理解的加深。2010年后的佘诗曼更加游刃有余。
《使徒行者》贪财的"钉姐",让人看到她在搞笑与深情间切换自如的能力。
这个时候的佘诗曼,已经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会演戏而努力。
2014年,她凭借《使徒行者》再摘视后。
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佘诗曼变得淡定许多,不忘感谢一班对手,"没你们,就不会有我"。
后来,佘诗曼选择北上。
靠着《延禧攻略》的"娴妃"迅速打开内地市场。
搭档聂远对她赞不绝口:和佘诗曼拍戏要"小心"。
演技派之间的碰撞,有来有往才有趣。
03
除了肯吃苦、演技好,佘诗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商高。
比如有一次,一位剧务退休,很多人觉得不在其位的人,就没必要巴结了。但佘诗曼却到场祝贺,还送了足斤重的金饰。
著名娱记查小欣曾说过,佘诗曼是"机品"十分好的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