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了半年了,几乎啥也没做。" 因为个人原因,清风无法离开北京,但在北京这几个月,清风光是被隔离,就浪费了一个半月," 刚好没几天,剧组有密接了,又被隔离了,有的戏是谁也不敢完全确定自己能去。"
常见的情况是,群演接受一个活就要拒绝另一个,而前一天晚上说好的事,第二天拍摄就延期、取消了,最后一个戏也没拍上。长此以往,演员们的生活始终处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里。当然延期、隔离、停工,都是影视行业最常见的事,只不过群演的工作性质是今天不干活明天就没饭吃。对他们这些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普通群演来说,生活变得格外艰难。
以往行业流动性大,群演们进进出出,但今年,清风发现,回老家、不干了的人特别多," 北京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不能经常跑组之后,收入就完全断掉,大城市租房、生活的成本都很高,他们只能选择离开," 去送外卖都比这赚得多。"
清风的妈妈也会跟他说,老老实实上班也不比现在的情况差。" 有时候也会后悔的,但让我回去写程序、做市场调研,我也没有以前的那股拼劲了。" 清风觉得在行业好几年了,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了一些资源,丢掉很可惜。
周钰也很久都没有接到拍戏的活了,为了维持生活,她会去拍一些短视频平台的信息流广告,这份工作的表演方式和演员完全不同,需要非常夸张地放大自己的表情和台词,而一旦信息流拍久了,再演戏,就会显得很 " 过 "。
这一点也有很多前辈提醒过周钰,她也不希望这些影响到以后的表演和接戏机会,但不接活就没有收入。拍一天的信息流会有几百块的收入,周钰不想再跟家里要钱来负担自己的房租和生活了," 我只能努力让自己赶快从那样的表演里脱身,不要形成信息流的表演方式。"
" 没戏拍,没收入,我能怎么办?" 周勇只能在家待着,原来三餐吃肉,没收入的话可以改成一餐吃肉甚至不吃肉,吃点素菜,美其名曰保持身材,没事了看看书拉拉片,增加一些阅片量,学习学习其他演员的表演方式," 再其他的还能怎么办?"
入行十几年,周勇发现当年和他一起做群演的小伙伴们基本都走光了,他从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曾经的朋友现在在卖房子、开烧烤店、做麻辣烫," 好像比演戏来钱多一点。"
依然留在这一行,无事可做,心态当然会受到影响,周勇说他没有什么具体的调节办法,行业的好坏,也不是他能改变的。" 我只是一个参与者,我没有办法去制定这个行业的标准和游戏规则,我只能跟着大环境的潮水起起伏伏,说白了我就跟个小船似的。"
" 跑个龙套 "
即使如此,周勇从来没有想过要转行。" 我相信这个行业是不会消亡的。" 他现阶段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能够演一个让自己觉得没有白从事表演行业、能让自己一辈子都记得的角色。
但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职业生涯也走到了瓶颈期。" 当我们在横店接戏接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再接到戏,这也是一个非常困惑的事情。" 很多人和周勇一样,演了很多戏,有了不少在现场锻炼的机会,自身也在努力进步,但四五十岁的年龄段,再跑龙套,演一些小角色,显得很违和。
比如去演一个店里的伙计,周勇就演不了," 根据我们平时表演养成的习惯,演出来会特别大。" 而适合他们的角色,往往在剧组筹备的时候已经定完了。" 我们接不到适合我们演的角色,能接到的活就是又完全不需要我们那么去演,甚至不需要认真地为角色做功课。"
戏越演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当然价格可能也就会越来越高,横店提供的角色已经提供不了那么高的价格了,他们开始接不到戏了。
而对于年轻的群演来说,还远远没有到这一步。" 演小特约就很满足了。" 周钰现阶段的目标是可以稳定在做小特约演员,哪怕只是说几句词也可以," 不敢想成为明星,大红大紫。" 因为每年都有太多年轻演员了,没有背景的人只能靠努力和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