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到网剧《盗墓笔记》开播 7 周年的消息,似乎不能立刻就想到,那个曾被南派三叔钦点为初代吴邪,开启了《盗墓笔记》网剧拍摄计划的李易峰,今年已经 35 周岁了。
李易峰的 35 岁 " 危机 "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李易峰播出了两部戏。
一部是被全网嘲的古偶《镜双城》,一部是拿到了 7.2 豆瓣评分的《暗夜行者》。
有网友调侃说,信了娱乐圈真有资源置换这一套,不然这接戏的跳跃程度,还真让人无法适应。
调侃归调侃,只是看了《暗夜行者》之后,终于能欣慰地说一句,李易峰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名演员。
" 每场戏开拍前,我都在想,我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易峰在接受采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B 站有个 up 主曾做过一个视频,什么叫演员对于角色的言之有物。
这位 up 主用几位演员在被问到 " 如何理解你饰演的角色 " 时,分别给出的回答,来做对比。
发现好的演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从不说一些假大空的废话,给出的永远是细节化的回答。
相反,有一些所谓演员,就只能说什么 " 情感的表达 " 啊之类的空泛的话。
回到李易峰,他在采访中也被问到,如何理解《暗夜行者》中的角色。
他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
" 开拍前期,我给角色做了很多设定,因为饰演一个角色的多重身份,和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不是同一个概念。"
看到没有?这就是细节化的回答,他能看到角色的难处和重点,知道该往哪个地方使劲儿。
而当真正进入拍摄,李易峰又想,他不能给自己太多想法,而应该完全进入剧情,让他所有的表现都跟着角色内心走。
当一位演员完全入了戏,他就不能分出心去考虑太多,身体应该倾斜多少度,眼泪什么时候落下来最合适,台词的重音应该怎么放。
入戏,是你已经成为了他。
一个人在生活中,怎么会时时刻刻谨记这些东西,他只要作为一个人,把自己放在这个故事里,故事自然会被推动。
李易峰似乎真的开窍了,在他 35 岁的这一年,他明白了如何让自己变成角色。
不过,有些好笑的是,在那位 up 主的视频中,也提到了李易峰。
可是,却不是作为正面案例被拿出来的。
李易峰在拍摄《镜双城》时,记者探班问他,为角色都做了哪些准备。
他一贯满嘴跑火车地说:" 我去水族馆待了俩月,又去海边住了一个月,为了演好鲛人。当然这都是我的计划,被疫情打乱了所以没去。"
高情商:被疫情打乱了计划;低情商:我没做准备。
和他对《暗夜行者》的回答可以说是迥然不同,也说明了,演员自己也知道,什么剧本比较重要,什么戏是他迫不得已接的(我猜的)。
当然,这不是要心疼演员们身为顶流,也有许多的难言之隐。
而是必须得批评两句,无论因为什么理由接演,既然接了就要演好。
如同李立群老师说的,哪怕在一部烂剧中,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严格要求。
这是作为演员的基本素养。
出道 15 年,直到自己 35 岁这年,才算真正理解了如何让自己变成角色,晚了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的 35 岁,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人近中年被打磨的失去了光彩。
对于艺人来说,却还远不到如此程度。
说起所谓的 35 岁危机,李易峰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角色的适配度上。
他不可能再去演青春偶像剧中的男主角,可是,如果让他演一个结婚有子、中年离异的男人,他又没有那个阅历,也没有驾驭能力。
不过还好,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尺度。
他愿意尽量去尝试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题材,也努力去拓展年龄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