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尽管狗仔手中偶有新瓜频现,但多是 " 货不对板 ",保量不保质的塑料瓜:
" 出道百亿身家的当红小生恋情 " 里的小生是王鹤棣;" 四字小花和千万粉丝男艺人 " 是秦牛正威和吴岱林;令 "2000 万女友粉心碎 " 的人是邢昭林。
以至于出现 " 明星塌房,无人伤亡 " 的局面,吃瓜群众也纷纷喊话狗仔张小寒和刘大锤找个电子厂上班。
狗仔进入真空,不敢再做出格举止,但当真正的狗仔束手束脚时,取而代之的却是人人皆狗仔的时代。
在社交平台,在各大网站,他们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地放下大瓜猛料,全民追猎,用情绪掩盖事实,结论代替调查。
只是这一次,曾经狗仔手中的长枪短炮的摄像头变成了更为轻便的手机,只是这一次,被窥探的不只是偶像明星,而变成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个信息量充斥的时代,安迪・沃荷曾预判的 "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 15 分钟。" 变成现实,但 " 楚门 " 的恐慌感也遍布每个人。
一张截图,一篇小作文,在互联网上一个大瓜就此产生。
删除、道歉、引战 ...... 审判一次次向狂欢演变,在一次次反转背后,是人们廉价的情绪,而落在个体的头上,则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
即使窥探欲是人类的本能,但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一个被约束的文明者。